日前,司法部推出“减证便民”十大典型案例。有一起案例显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住房公积金提取“零材料”办理。案例介绍,2018年,该局职工小李贷款购买了一个两居室,需要办理提取住房公积金。电话咨询相关部门后,小李来到附近住房公积金经办网点,出示身份证、签署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承诺书,经柜台审核后,资金实时到账,“零材料”办理提取业务。
据报道,早在2016年,国管局资金中心在住房公积金提取领域就推行了“告知承诺制”,是全国最早探索的单位,而且起点很高,一步实现“零材料”即可办理,做到“我告知,你承诺;先放行,后审核”,还可足不出户“网上办、掌上办”。目前,已经实现99%的提取业务“零材料”办理。
国管局资金中心在优化流程、简化材料的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探索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受委托银行“防火墙”作用,协同单位加强诚信宣传和管理,逐步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行为。
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办理方式是否便捷直接关系缴存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实行“告知承诺制”,职工可“零材料”办理提取业务,实时办结,备受职工欢迎。
“告知承诺制”是指行政机关在办理有关许可登记等事项时,以书面形式将法律法规规定证明的义务或者证明条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由申请人书面进行承诺已经符合这些条件、标准和要求,同时也愿意承担承诺不实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就不再索要证明,直接予以办理。
众所周知,传统行政法是以人性假设为“恶”的理念设计行政管理制度的。为了把行政风险降至最低,最有效办法就是加大管理相对人责任,让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明材料,才能许可办理相关事务。群众办事跑断腿、“奇葩证明”禁而不绝等现象背后,无不凸显“人性本恶”的制度设计理念。
“告知承诺制”则引入中国传统的“德法兼治”理念,将人性假设为“善”。当管理相对人做出慎重承诺时,政府机构采取相信而不是怀疑的态度,最大程度减少相对人自证材料,以实现“减证便民”。
大数据时代,公民失信寸步难行,违法成本越来越高。实践证明,行政制度设计引入“人性为善”理念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做法。因此,“告知承诺制”看似改革一小步,但却是行政理念变革一大步,值得全面推广。(徐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