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清华博士生莫明墉对自己一天前发布的“穿着外卖服手持清华学生证”的视频进行回应,称不是清华的学生去送外卖,而是送过外卖的他后来上了清华。他讲述了自己创业失败、负债累累而被迫送外卖的经历,并称如今发视频是想通过以前的经历告诉大家,自己也曾跌落谷底,希望大家直面生活、“自强不息”。
回应能够自洽,创业、送外卖、清华生活等经历也都得到核实,按理来说已经为莫明墉洗掉了“蹭流量”“假励志”的嫌疑,但似乎引起了更多人的反感——莫明墉本硕都就读于海外名校,说明其从家境、能力、学历上已经远远领先同龄人;称自己送外卖时“像下水道的老鼠”,有不尊重外卖行业的嫌疑;澄清自己发这些经历主要是为了卖自己的英语课糊口,更让人大呼“迷惑”,不知是该佩服他的励志,还是该认为他在自我感动和“卖惨”。
人生经历大起大落,凭自己的努力和劳动一步一步卷土重来固然值得钦佩;通过英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经历、同时展示自己的口语,从而吸引大家购买自己的课程,本身也没什么不妥。但是,这一切一定要通过“渲染反差”的方式来实现吗?
对于莫明墉来说,送外卖、卖50元一小时的英语课似乎都不是困境中唯一的选择,毕竟他耀眼的海外留学经历能够大大提升自己在外语教培市场上的价值。而且如果真的是为了还债,谁都不会甘心“50元一节课而且招不到学生”的现状。所以说这个“50元”更多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价,而不是被迫的选择;“送外卖”也只是他为了补债务缺口和积累经历的诸多选择之一,而不是和那些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员一样,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以牺牲休息、安全等为代价的唯一选项。
所以说,莫明墉的回应和澄清引来争议的原因是,他在利用碎片化的形式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不仅“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视野始终停留在云端,有意无意地呈现出“耀眼过往”在“平凡现实”面前的不甘。而这其实刺痛了许多时刻在埋头苦干、以前没有而且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拥有耀眼学历和创业经历的平凡打工人。许多人可能一辈子兢兢业业也无法享受到最顶尖的教育资源,甚至“没有机会”创业欠债,“毕竟想都不敢想”,是真正意义上为了“养家糊口”劳心劳力。当这些人结束了疲惫的工作享受难得的休息时看到这种“精英励志”的视频,他们会怎么想呢?或者说莫明墉希望他们怎么想呢?是该恨自己无能,还是增加对社会分化的抱怨?
因而笔者认为,“莫明墉们”想卖课就大大方方卖课,想分享就实实在在分享,但是真的不必,也不该把这一切建立在营销苦难和前后矛盾的内容上。请尊重生活中真正努力生活的平凡人,不要再用“反差人设”“搞人心态”了。
(李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