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中国外交已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2023-03-13 09:50:07    中国网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7日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1小时56分的记者会上,秦刚回答了14位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涵盖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秦刚的回答从容、坚定,清晰、严谨,阐释了中国外交的立场、政策与原则,亮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与利益的决心与态度,彰显国际担当、道义与情怀,呼唤平等、合作与共赢,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风范。中国外交政策的逻辑源头,闪耀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光辉,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三为三谋”的使命与胸怀,表达了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与钢铁意志。

中国外交充满期待。随着中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防疫政策调整和优化后,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无论是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全力办好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场外交,还是以伙伴关系为依托,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亦或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以开放发展为目标,以多边主义为路径,以外交为民为理念,都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福。在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将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中国外交定力十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基于此,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同样,中国希望美国政府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声音,消除“威胁膨胀”的战略焦虑,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拒绝“政治正确”的无端绑架,兑现承诺,与中方相向而行,不要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

在对待乌克兰危机上,中国坚持认为乌克兰危机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原因,本质是欧洲安全治理矛盾的大爆发。中国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在和平和战争之间,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选择降温。当下乌克兰危机已经到了紧要关头,要么停火止战,恢复和平,走上政治解决的轨道;要么火上浇油,扩大危机,拖入失控的深渊。这是截然不同、黑白分明两个结果。美国持续拱火、提供武器,吃相实在太难看,用心实在太险恶。

中国主权不容侵犯。近来,美国一些智库和官员持续炒作中美台海冲突,使这一问题不断升温。秦刚特别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的两句话来回应:“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以此表明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这里传递出两个十分重要且十分明晰的信息,一是美方应该停止“以台制华”,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不要以任何形式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二是“台独”分裂势力危害台海和平稳定,注定是死路一条。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秦刚说,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痛,因而,中国对和平格外珍视。秦刚表示,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时,中国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只要世界各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就会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未来才会更美好。

雷钟哲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沉着应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下一篇:扩大开放的中国具有强大吸引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