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推进稳就业工作加力提效

2023-03-13 09:49:14    中国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遇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冲击,稳就业的挑战增加,为此,5月底,中国出台实施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22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同时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当前,中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达1662万人,规模创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构成了新成长劳动力的主体。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此外,还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400万到500万的中专毕业生、几十万退役军人和一定数量的中学毕业生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劳动力需求有所转弱。今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上升,国内经济稳增长的基础还需巩固,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民营企业预期不稳,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困难,加之技术进步和“机器换人”促进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些因素都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力需求,稳就业任务艰巨。此外,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表现为大量劳动者在产业、行业、区域、职业和岗位之间调整,一些地区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抬头。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但是社会支持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2023年,国家应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保持政策连续性,提高针对性,加强就业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合力。

第一,坚持把促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制定财政、货币、金融、产业等政策时,将就业优先作为重要依据和政策效果评价标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各类企业转型升级;实施重大投资项目时应把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分析作为必要条件,优先安排具有较好就业增长效应的公共投资;妥善安排政策出台节奏,做好预期管理和风险防控。

第二,优化各类就业支持政策,提升治理效能。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性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通过财税、金融、社保、培训以及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开发一批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服务。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并精心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完善扶持创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工商注册等政策,推进创业政策落实落细,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第三,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统筹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就业创业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开发建立全域统一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完善相关职业培训科目,增设高新工种和稀缺工种的培训课程;继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实现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和统一发布。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强失业动态监测。

第四,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补充和完善劳动就业法律法规,加快出台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政策和工作机制,支持有培训能力的企业开发培训课程,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动态性。适当放宽就业帮扶政策条件,使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在就业地享受更多支持。

王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沉着应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下一篇:扩大开放的中国具有强大吸引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