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2023-03-13 09:40:48    光明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现状和国内外粮食安全供给保障形势变化,为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而提出的重要举措。

产能是产量的保障。2009年,我国曾发布《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提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在规划指导下,粮食产量提升成效较为显著,从2009年的10616亿斤到2012年11792亿斤,提升千亿斤产量仅用了3年时间。随后在粮食科技与政策的全方位支持下,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于2013年、2015年登上1.2万亿斤、1.3万亿斤台阶,之后8年都在1.3万亿斤至1.4万亿斤之间呈波动态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我国粮食需求量在不断增长,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粮食需求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都造成巨大压力。从供需形势看,我国粮食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发展态势,很多粮食品种国内消费量都接近或者高于国际出口量(即国际粮食出口总量),例如稻谷年消费2.11亿吨,相当于稻谷国际出口量的335%;小麦年消费1.28亿吨,相当于小麦国际出口量的70%;玉米年消费2.77亿吨,相当于玉米国际出口量的187%;大豆年消费1.02亿吨,相当于大豆国际出口量的68%。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在依然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把提高粮食稳产保供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依然要靠科技、靠政策、靠主体,因地制宜拓展粮食生产可能性边界,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深挖和拓展土地产出能力,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在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将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通过水资源调剂和土壤改造,提升现有中低产田质量。实施盐碱地、干旱区土地改造工程,拓展粮食生产资源边界。

二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激发“藏粮于技”战略潜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高产、耐盐耐碱、耐旱耐寒等品种和种植模式攻关,加快育种技术、数字技术和装备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开展粮食生产农机装备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三是推动粮食生产经营体系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更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为种粮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系列化服务,加快良种推广和先进技术应用。

四是强化粮食政策与法律保障。稳定并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兼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适应WTO规则,调整完善并常态化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粮食生产主体采取更有效率、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推进种粮保险提标扩面,拓展种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围。构建粮食生产风险监测与灾损评估体系,引导保险与防灾减灾有效衔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尽快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将实践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的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定化,完善配套法律法规。(谭智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沉着应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下一篇:就业年龄歧视亟待制度性破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