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服务接地气,让市民不“扑街”

2023-03-08 15:45:40    红网

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路牡丹江路车站附近,有个“事故多发”的上街沿。近年来,多位市民在这里摔倒。监控时间显示,从2021年至今,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男女老少,都有人在这里摔跤,视频中出现的人数近20人。前期有关方面也曾设想过把人行道全部做平整,但小区年代较为久远,地势沉降,和路面标高无法匹配,如果做平,下雨天可能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影响商铺经营和居民生活。

一段不平的街沿,让该段路成为市民“扑街路”,行人到此都心惊胆战,修好这段“扑街路”是市民的愿望。但是,如果修平街沿,沿路商户和小区又面临雨季雨水倒灌的困境。如何平衡“扑街路”“倒灌路”,考验着当地相关部门服务市民的智慧和决心。

“扑街路”的存在,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过路的市民,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扑街”的风险。不管男女老少,无论春夏秋冬,都有市民扑过街。在心痛扑街市民“不幸”遭遇之时,应该想办法根除“扑街”病灶。市民出行安全,事关市民切身利益,也事关整个城市舒适度、安全度。“扑街路”虽短,却能反映出相关部门不能放任“非以恶小而为之”问题的存在。当前,虽然没有市民因为“扑街路”出现重伤或其他严重后果,但“扑街路”的存在,本身就证明城市设计仍然不科学,管理仍然不细心,服务仍然不到位。

当然,解决“扑街路”,让市民告别“扑街”之痛,还需要平衡沿街商户和小区居民的正当利益诉求,避免因为修平街沿出现雨水倒灌现象。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做到。如果不修平高低不平的街沿,可以在危险街沿路段设置安全提醒标牌,要么设置适宜的花草绿植路带,将危险街沿“占用”起来,市民自然可以远离扑街的危险。如果修好街沿,就需要做好夏季沿街商户和小区的雨水的吸排水问题,能否通过海绵城市设计建设,把雨水倒灌问题解决掉,这需要技术人员支持参与。

一座城市,虽然不会因为一段短短的“扑街路”而影响对这座城市的整体好感度,但却会因为这段“扑街路”暴露出这座城市治理的短板,仍然会有让市民不尽满意的地方,让市民无法释怀的问题。早前,一些城市,会因为“九曲盲道”受到诟病,一些城市,会因为尖锥占地防止外地人露天夜宿受到舆论批评,一些城市,会因为红绿灯读秒极短引发赛跑式过马路而备受市民反感……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服务管理中的小问题,细枝节,但是,问题越小,越容易被忽视,但也越容易解决。

细节见温度,整改看速度。不以善小而不为。整改好“扑街路”,心里头装着过路的市民和沿街居住的市民,让他们“两全其美”,而不是两头受罪,唯有用精细、精致的服务才能做到。(张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沉着应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下一篇:女学霸激情演讲暴露高考现状,我们都想“吃”定高考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