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
该课题组认为,在农村,一些中小学留守儿童放假回家后,“手机不离手”成为常态。沉迷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为此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冲击”。由此,该课题组呼吁,政府应当将通过积极干预、防止严重的手机沉迷作为关心与服务留守儿童工作的重中之重。
客观说,该课题组所发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并不算多么有“新意”。这个话题,在过去几年已经经历了多轮讨论。
应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于未成年人的深度影响,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中,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比如,相对更缺乏父母的陪伴,“隔代抚养”更容易带来娇惯等,都可能导致他们接触手机的时间更早,或是“沉迷”程度更深。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相关建议已经很多了。比如,游戏、短视频的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等,现在几乎成了相关产品的标配。此外,也有很多人呼吁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丰富的娱乐活动,以弱化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但从课题组所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关努力的实际成效,或者说一些配套工作的进展,显然离社会的整体预期还有不小差距。这也提醒,现有的一些平台的防沉迷设计或仍有改进、优化的空间。此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关心服务工作、学校教育,也有必要更加重视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从现实来看,留守儿童对手机的沉迷很难说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比如,就在前不久,还有媒体关注到了那些被手机“绑架”的老人——每天上线十小时、一月网购七八千。而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沉迷手机的现象,也早有相关报道:许多农村老人都热衷于玩手机,并且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使用手机已经开始逐渐改变他们的生活:切菜时因为看手机不小心伤到手;开口动辄就是“视频里说”;有时刷到深夜一两点不睡觉……进一步言之,当前个体对手机的依赖,可以说是不分城乡、老幼的。而留守儿童“仿佛掉进手机里去了”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或者说更令人担心,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更容易被当成一个被审视的群体。
因此,一方面,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必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干预。比如,具体层面上,网络平台防沉迷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农村儿童娱乐活动的进一步丰富、家庭在教育上的更多引导等。宏观层面上,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跟随父母一起进城,加速减少留守现象。
另一方面,我们或许也需要跳出对留守儿童群体观察的局限性,从更大的视角下来思考人与手机的关系,思考如何避免“沦为手机的奴隶”。比如,父母是否能够更加以身作则,为孩子“正确”接触手机,提供更积极的示范?再比如,成年人如何丰富手机之外的生活,学会在真实世界寻找生活的意义,包括增加体育锻炼、社交、阅读等“线下”行为在生活中的分量,而不是完全蜷缩到手机的世界当中?这些问题,或许看似过于理想化,但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手机当成器官之一的当下,实际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一定程度上说,成年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越透彻,行动越积极,孩子——不管是留守与否,也不管是城乡与否,都将受益。它表面看是关于手机伦理的塑造,实际是指向电子化时代的,一种更为健康、真实、丰富的“生活伦理”的追求。(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