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陕西西安,一顾客吐槽在赛格商场巴奴火锅店就餐时,18元点一份土豆片,端上来时整份菜只有5个薄切片。视频曝光后引发热议,涉事火锅店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个是富硒土豆,和普通的土豆片不一样,微量元素很多,都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定价的。
从法律的角度看,土豆片是一般的生活物资,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经营者应该自主定价。笔者认为,土豆作为广大消费者餐桌上一种司空见惯的食物,卖出如此高昂的价格,确实会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18元一份土豆就5薄片直击大众消费者的消费痛点,商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实在令人怀疑。说明类似商家的营商手段,不仅不公开透明,而且有忽悠消费者的嫌疑。无论怎么忽悠,土豆就是土豆,如果其价格超过本身价值太多,必然给人上当受骗的感觉。
不禁使人想起赵丽蓉老师的小品中“二锅头兑白开水的宫廷玉液酒”,就如这个富硒土豆一样,让人看了之后大呼上当。在现实生活中,依旧有着不少商家打着“富硒”或者其他名头销售商品,只是将一种成本极低的食品进行摆盘、取名之后价格可以上升数十倍。消费者有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商家的目的是盈利。但当盈利的目的性超过价格的合理性时,当商家不能保证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时,那么消费者必然会用脚投票,只能选择敬而远之,商家的经营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消费者和商家共赢。商家在以盈利为原则的前提下,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进行定价,价格不能超过商品价值太多。若商品有特殊价值,应通过相应渠道证明商品的价格合理性,做到公平公正透明的销售。作为消费者,应该时刻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在消费的过程中擦亮眼睛,一旦发现自身权益被侵害,立刻求助相关平台进行维权。
此类物价过高的情况不仅出现在食品中,近年来,出现过无数次恶意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稳定市场价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些行业领域的监管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比如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领域,就涉及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个环节,牵涉农业、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如果信息共享不充分、沟通配合不顺畅、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就会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问题同时出现。这就需要监管和保障跑在热搜前面,要不断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从而促进市场主体迸发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过,监管只是下限,商家自身做到良心买卖才是正解。商家盈利的方式不应是提高商品价格,商品的品质、服务的态度以及专业性更应该成为商家主要打造的内容。商家不应昧着良心欺骗消费者,如此的销售方式必将损害到自身。(刘晋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