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的《乌梅子酱》最近走红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热议,甚至非议。以“毒舌”著称的乐评人丁太升近日就在网上大批特批李荣浩的这首《乌梅子酱》,犀利的点评让这首歌再火了一把,而他本人也被网友嘲讽“这波乌梅子的流量你蹭到了”。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涌现出一波又一波洗脑神曲的热潮。但是,对于喜爱歌曲的人士来说:歌的词是音乐的灵魂,也是一个人评鉴生活的通道。没有魂,乐曲的音律再怎么让人沉溺,让人觉得很流畅也只是浅尝辄止。
“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我尝了你嘴角唇膏薄荷味道”,最近《乌梅子酱》的旋律在视频界很是出圈,词也很魔性。诚然音乐的词来自于生活,却应经过挑选。跳脱出节律看一下这简单的词,像是白开水一样没有任何对于词的细选和对生活的态度,而是仅仅限于表面的一种皮囊刺激一般,不能达到细水流长,情感传输的条件。
词应该是歌曲的主心骨,而词的故事性是词的主心骨。乍一听,“乌梅子酱”的旋律似乎让人品到关于“爱情”的甜蜜,但把歌里面的情节淡忘,过程丢弃,似乎只剩下“腻”。贪图爱情的外在效应,沉浸在得到的瞬间。玫瑰开得再好花期过了那就会枯萎,相比之下莲花带来的那种出淤泥而不染风尘的精神和悠远的清香让人难以忘怀。词中有情是应当,缺乏故事不值当。
曲调洗脑,但口水成分四溅,这样的歌能风靡一时,但难以成为经典。针管娱乐只能短暂处于一种低迷的精神高度,但无法给人提供浓郁的回味。把长远看成小水洼,那也只是一片纸屑所存在的地方,船是只能在深水上行驶的工具。若把一首歌的深度停留在一般网络的流行性,有效水分就会蒸发,流失。失去他的价值也在时间把握之中,短效且没有存在意义。看似配料表成分简单,但精神不达标。
过期的情感和变质的内在思想是审美危机。在网络时代成为某个头条的榜一,但肤浅的审美顶上了歌词界的“黑帽”,这样的歌不被人们认作是好歌。华语乐坛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热闹而是一群人对于歌的追求,也是于自己的严苛要求。精神换不来财富,也换不了热度却可以换来自己。如果忘记原本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那么能坚守信念一定是那个走到山顶的人。拉低审美,一时娱乐从来不是好歌的专属。
词的朴实要经过漫长精选,律的优美要体会生活节奏,审美构成要提炼精神层次。听觉与视觉的额度在于受众体对于歌曲的认可,也在于从歌里面找到精神解放的圣地。如若思想达不到合格率那就去见山见水,见不生活在世俗的人,见那些存在即美丽的风景。作曲人的精神有多开阔,歌就会带听者去到那里。歌曲里面的意境,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但如果审美不达标,歌难免被视为失败的作品选。
(陈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