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活着办“葬礼”图开心,背后是怎样一颗破碎的心

2023-03-01 14:22:22    红网

“看到了自己死后的场景很高兴。”2月27日,安徽亳州一位84岁的老汉在村里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葬礼”,百余名村民参加。现场视频显示,一辆货车拖着一口棺材在道路上巡游,棺材板上一位身穿寿衣的老人,时而坐着时而躺下。货车前方有人在敲锣打鼓,后方多位村民骑车或步行跟随。按照当地的葬礼风俗,货车拉着人在村里巡街,整个活动持续了大约三个小时。当事人张老汉告诉记者,他的老伴两年前过世,几个孩子都在外工作,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生活,平时感觉很孤独,活着办“葬礼”只为图个开心。

按照我们的习俗,“葬礼”是只为死人送别安葬的一种礼仪,活人不仅无法“享受”,更不可能活着为自己操办“葬礼”的。同时,因为只有为死去的人才能操办,因此,按照我们社会中的公序良俗,别说是活人为自己操办“葬礼”,就是别人在自己家门口操办“葬礼”,也会被视为“不吉利”而被禁止。但是在这里,本该是“不吉利”的事情竟然被这位老人“图开心”了。按照当下习惯的说法,这位老人可能“脑子有病”,而且“病得不轻”。不然,一个高寿已达到84岁的老人,又怎么会这样的“玩出界”?而自找晦气呢?

但是看罢新闻人们才明白,这位老人不仅头脑正常,更有几个孩子在外地工作,用廊坊间的话说,也该是“儿孙满堂”了。到底是因为什么,他才会不惜花费上万块钱为自己在生前就举行了这样一场“风光葬礼”呢?人们不可思议,但没想到老人回答得不仅轻描淡写,说出的话更让人惊掉下巴,就是为了自己“图个开心”,言下之意,有生之年活着办“葬礼”就是自己的最开心、最快乐、甚至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这并不是我的独断臆想,而是一个不幸的,甚至更让人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据悉,这位老人今年已经84岁,这个年纪的老人,弱不禁风,是最该有人照顾、陪伴,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现实却是老伴两年前去世,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别说陪伴,能见一面都不容易。一个耄耋老人,独守空荡荡的一个家,出来人一个,回家影一只,自己不动手,开水都喝不上。这份孤独,这样一种冷冰冰的生活,外人更是很难理解。尽管老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只回答了5个字:“感觉很孤独”。实际上这五个字的背后是老人的伤心至极,更是寒心之极。老人的心甚至早已经被孤独折磨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

一个人如果不是孤独寂寞到了极点,怎么能会想到“办葬礼图开心”?如果这位老人能在平时的生活中找到一点乐趣或希望,他又怎么会身穿寿衣,躺在棺材板上招摇过市?一个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丢人”,更是“晦气”?可是,话又说回来,在如今的广大乡村,这样的老人又有多少?我们看惯了,甚至已有点“审美疲劳”了的“广场舞”老人们,还认为他们精神生活丰富,物质生活有保障。岂不知在他们表面上热热闹闹光鲜的背后,还有那些身单影只的留守老人,他们不仅孤独寂寞,内心更一直处在痛苦与煎熬当中。一个只能靠“葬礼”“图开心”的老人,他还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和幸福感吗?

“活着办葬礼”不仅吸引眼球,更招来大量的吃瓜群众,他们似乎比花了上万块钱才换来今天场面的老人更开心。可是,有没有人想到,老人的今天也就是我们的明天。老人“活着办葬礼”不仅让我们社会尴尬,甚至让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无光。我们现在不要忙于“吃瓜”了,而是该想一想,怎么样让老人尽快从棺材上下来,从死气沉沉的“葬礼”中脱出身来,活出生命的滋味,更品尝出活着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朱少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时代新征程依规治党的科学指南
下一篇:“冠母姓”引热议背后,不只是跟谁姓的问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