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加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开放性,是让市民享有绿色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具体到何为“共享”,还需要更加细致的界定与解释。住建部的通知,明确公园绿地共享可用于满足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需求,为城市绿色空间进一步做好开放共享提供了明确指引。
疫情期间,人们暂时无法出行,室内健身场地也不开放的时候,公园绿地一度成为市民活动与休憩的乐园。从户外野餐到飞盘运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种种时尚,无不依托公园绿地开展。在过去三年里,人们更加意识到身边拥有一块公共绿地的可贵,也因此催发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刻思考。
过去,在一些生硬的管理措施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空间较为逼仄,更加趋向于“关”而不是“开”。比如,虽然有大片绿地,却时常用“禁止踩踏”的告示,将游客一拒了之。长此以往,甚至给人留下一种错误印象:只要走进草坪就是不文明的,自然生态“可远观不可亵玩”。
其实,公园绿地并非如此“弱不禁风”,市民对绿色空间的享用完全可以达到更高水平。只要不是频繁而刻意的集中踩踏,很多草坪完全可以承受游客正常活动,就算造成部分损伤,及时补充新草皮就行。有的公园拒绝游客走进草坪,与其说是为了保护生态,不如说是出于控制管理成本的考虑。只保护不利用的传统观念,限制了人们对生态建设意义的理解。
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允许市民游客走进绿地、利用绿地,是公园管理服务理念的重要提升。在这种新的分享思维下,市民不再是城市绿色景观的“观者”,而是与绿色生态融为一体的参与者、建设者。通过开放共享,人们得以更直观地感受生态文明之于个体生活乃至社会文明的意义,从内心感受绿意、拥抱绿意。
换一个角度思考,城市公园绿地本来就是人工干预的产物。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近年来一些城市兴起建设的公园绿地,有的本来是荒地,有的甚至是建筑废墟,它们并非自然形成的原始植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平衡管理成本、绿地承载力的前提下,更精细地做好规划设计,让公众更充分享有绿色空间,才不违背城市规划绿地的初衷。
“有放有收”,城市绿地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通知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南方地区要按照应试尽试原则,积极开展试点工作;要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可推广地块轮换养护管理等制度,避免植被被过度踩踏影响正常生长。这些细节考虑,既考虑了绿地植被的地区差异性,也兼顾了开放与保护,能有效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通知还提出,开放共享区域应处于地形相对平整,服务设施、应急保障相对完善和便捷的区域,避开存在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避开易干扰野生动物繁衍和活动区域。这些要求,综合考虑了游客安全与生态安全,各地在执行时也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试点过程中优先选择适合开放的成熟区域。
在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里,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嬉戏奔跑,年轻人开展露营、集体运动等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户外活动,将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此,生态效益不断发挥,环保理念也能持续贯彻,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规律同频共振,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