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1月28日凌晨,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关于“4个菜1500块”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称,1月25日,抖音网民发布视频并配文称:在北海就餐消费时被宰“4个菜1500块”。经调查,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部分海鲜经烹饪后分量略少等问题。当地相关部门已责令该店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并立案处罚。
另外,据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消息称,涠洲岛旅游区市场监管局已于1月26日在其辖区内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并当场对违反明码标价的7个摊位予以行政处罚。从网友发文到官方通报,时长不过3天,从中不难看到当地相关部门对“宰客”问题的重视。有力迅捷的处置措施,对挽回游客信任来说也无疑是好事。只不过,俗话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规范市场秩序不能等待网友举报。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春节假日七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88.6%。“乙类乙管”后,各地旅游消费数据节节攀升,少数景区商铺长期不见客户,总想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在价格上动歪脑筋,欺客宰客现象恐怕不局限于一隅一角。实际上,纵观近几日的网络热闻,关于景区消费“欺客宰客”的新闻屡见报端。
社会氛围逐步开放,部分游客难得远行,面对不熟悉的消费环境,如何花钱往往寄托于当地的旅游环境。相信店家老板配菜,相信网络评价,相信出租车司机推荐,成了多数游客的首选思维。都知道,旅游高峰期出门,除了惧怕道路拥堵、人山人海,最怕欺客宰客。任何一起宰客事件引发热议,都会破坏游客与当地之间的互信基础,由此引发的矛盾恐怕会越来越多。
可以相信,2023年春节长假仅是今年第一个旅游旺季。着眼于下一个及下下一个出行高峰,还是希望相关部门能提前做好监督监管的准备,组织人力就近就便执法。当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帮助维权处置,尤其是针对标注为“时价”的山珍海味,做好跟踪监管,避免引发舆论问题。建议旅游相关部门能运用网络平台,动态发布可参考的市场均价,为消费者驱散价格迷雾,让“明码标价”进一步暴露在阳光之下。
只要遵从市场规律,店家适当调整售价并无不可,消费者只是希望知道哪一些消费属于正常高价,哪一类消费属于虚高讹人。规范市场环境,让游客感受到消费的安全感,才能有毫无缺憾的出行体验。(严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