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2023年春运正式启动。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预计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
不再测温,不用查验“健康码”……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的“落地”,“久违”的春运也正式回归。站台上、车厢中返乡的身影越来越多,高铁站、火车站里的“烟火气”也越来越浓。在这场亿万人次“大迁徙”中,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出多项服务举措,用情用力答好春运返乡“大考题”。
提振运力,释放“满满活力”。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首个春运,百姓出行需求的“反弹”式增长,对于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的交通运输部门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满足“回家过年”的民生需求,实现“想回能回”的出行“目标”上,交通运输部门需要拿出“最佳状态”,展现“最大能力”。今年春运,铁路部门积极投用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以最大客座能力超2019年春运11%的“满负荷”状态再“赴考”。路网的快速“延伸”,运力的极限“拉升”,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生动图景加速呈现。
提升服务,增添“美美体验”。春运,不仅是归途,也是旅途。对于多种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实现“人畅其行”到“人享其行”的华丽转变,需要交通运输部门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借助春运惠及更多群众。今年的春运,铁路部门不单带来了儿童票、学生票的“新变化”,还积极推进电子客票、“铁路畅行码”等智慧服务的“大扩容”,全国中转换乘服务车站从80个扩大到100个,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线下的“爱心服务”“适老服务”也明显增多。在原本紧张繁忙的春运特殊时期,“小小服务”带来“美美体验”,让“春的旅途”更加从容美好。
提高责任,展现“铮铮铁骨”。春运,对于万千游子而言,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是一段数小时的路程,但对于托起“大迁徙”的交通运输人员,春运是考验,更是责任。在我们看不到的“天窗”里,是他们在寒夜中抢修设备,为列车的运行安全“争分夺秒”;在我们熟知的“岗位”上,是他们在年节里奔赴远方,为万家的幸福团圆“披星戴月”。不同的岗位,相同的使命。在这场浩荡的“人类迁徙”幕后,返乡路的每一寸都由他们辛勤铺就,团圆年的每一刻都有他们默默坚守。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绵亘万里的铁轨线上,他们重任在肩、不懈奋斗,以“铮铮铁骨”为“流动中国”赋能增力。
一年夜将尽,万里未归人。年,是炎黄子孙血液里的图腾;家,是异乡人漂泊岁月里的最深期盼。在这场亿万人次的“大迁徙”里,每一个回家的“心愿”都值得用心呵护。相信,在交通运输部门用情用力的服务保障下,这场“春的旅途”将更加从容有序、幸福美好。(唐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