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做好双塔保护 展现千年古韵(来信调查)

孙立极 王 珏    2023-03-27 09:02:41    人民日报

涿州双塔。
涿州市文旅局供图
版式设计:汪哲平

 

前不久,本报收到北京读者郭女士的一封来信。她说到河北涿州看闻名已久的辽代双塔,却发现双塔被院墙围住、大门紧锁。“如此远近闻名的古迹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实在可惜。”郭女士感叹。

涿州双塔有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何不向游人开放?近日,本报记者赴河北涿州市寻访双塔,一探究竟。

千年双塔遥相对应,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出南六环大约30公里左右,即到达河北涿州市。刚进入城区不久,记者便远远看到了双塔塔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秀丽古朴。

据资料记载,涿州双塔南侧为智度寺塔,建于辽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俗称“南塔”,共5层,高44米;北侧云居寺塔建于辽重熙六年(公元1037年),俗称“北塔”,共6层,高56米。南北双塔相距约260米,均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智度寺塔与云居寺塔是我国辽塔中保存较少的楼阁式塔,是研究宋辽时期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河北涿州市博物馆研究员杨卫东介绍,涿州双塔比位于山西朔州的应县木塔还要早建约20年。塔身以上每层递收,斗拱的式样也随宜变化。双塔塔内的结构为中心砖砌塔柱,有转梯穿折而上,中心砖柱四周有回廊环绕,可从窗口远眺四周景色。2001年6月,涿州双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为特别的是,云居寺塔为6层,这与佛塔层数常为奇数的惯例不同,偶数层塔在国内还属独有。至于云居寺塔为什么要建成偶数层,学界还在研究,至今没有定论。”杨卫东说。

双塔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是涿州市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双塔晴烟”曾为涿州八景之一。双塔积淀了涿州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历代文人学士赞咏者甚多。民间也有不少关于双塔的美丽传说。涿州百姓一直以双塔为骄傲,为与千年古塔相伴而自豪。

虽然远远就能看到双塔,但走到塔下却着实费了一番工夫。记者转了很久,找不到进去的路,也没有看到一块明确指示的路牌。后经人指点,从鼓楼大街穿进小胡同,拐了又拐,总算走到“南塔”脚下。“南塔”坐落在居民区中,被两米多高的砖墙围了起来。一道大铁门紧锁,周围没有任何的文字标识以及说明指示。

记者又拐了几个胡同,终于找到“北塔”所在的大院。“北塔”也被围墙圈了起来,面向鼓楼大街一侧开有大门,但门上贴着红底白字醒目告示:“正在施工  临时封闭”。

山东德州市读者唐大华是位古塔爱好者,“爱塔爱了30多年”,业余时间遍访全国各地的古塔。他曾两次到涿州来看双塔,“2007年专程来了一次,七八年前路过又来了一回,结果两次都不开放,只能隔着院墙看看。后来有工作人员出来说,这里按规定不允许参观。”唐大华说,距离涿州不远的定州开元寺塔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可以买票参观甚至登塔,“涿州双塔不对外开放,真是非常可惜。”

涿州文物资源众多,人力、资金相对不足

“能在城区里保留下这么精致的大型古塔非常难得,更何况双塔本身还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为什么不对外开放呢?”带着唐大华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涿州市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

据涿州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双塔外观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上由于年久失修及人为破坏导致残损严重。像智度寺塔在上世纪20年代曾遭到炮击,导致东侧墙体部分塌毁;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影响,塔顶坍塌,且塔体多处出现开裂和通体裂缝。云居寺塔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涿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涿州博物馆馆长郝伯祥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涿州市政府等对双塔保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2001年开始对智度寺塔进行为期6年的修缮;2007年开始对云居寺塔进行为期4年的修缮;2017 年又启动了智度寺塔壁画修复工程,2020年年底才通过省级技术验收。“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对双塔的维修保护上。2021年后,一方面要对智度寺塔壁画进行养护,另一方面也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没有开放。”郝伯祥说。

人手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基层文保部门的困扰。“涿州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名胜古迹遍布城乡。据统计,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40处,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双塔、永济桥、下胡良桥、永安寺塔、金门闸等5处,其余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涿州市文旅局局长郭学庆说,与这么多处文物古迹相比,基层文保力量严重不足,像涿州文保所仅有7人,且都年龄偏大。

文物古迹的维修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经费,但日常维护保护需要地方投入人力和资金。郝伯祥说,涿州双塔主体结构算是保存比较好的,和一些需要抢救性保护的文物相比,双塔申请维修经费并不太容易。

据郭学庆介绍,涿州双塔目前由文保所雇人看管,安排了24小时人防技防措施,一方面为了文物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人身安全,因为刮风时塔顶有时会落下碎石。

走进“北塔”院落的大门,迎面是几株苍劲老树,数间已经清空的平房,还有大片房屋拆除后留下的细碎瓦砾。“‘北塔’以前在一家企业院子里,一直在想办法做工作。去年底,终于达成协议,通过以地易地的方式将企业搬了出去。目前正在做清理工作。”郭学庆说,“我们计划将双塔院落连通,形成完整景区。”

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是文物保护常议常新的话题。2022年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让文物活起来,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生命力,让文物重现璀璨光彩,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文物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有效利用。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如果把文物静态地保护起来、锁起来,文物会糟朽得更快,所以,不但要把文物保护起来,还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让文物有尊严地存在于社会中。“新的时期,不但要将文物保起来,还要让文物及其环境美起来,进一步努力使文物资源活起来,健康地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单霁翔说。

“城市建设是发展,文物保护和利用也是发展。”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说,处理好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需要有关部门改变固有的政绩观。比如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自1982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当地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古城的格局、肌理和风貌,对古城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进一步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加快构建起统一的保护体系,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保护利用文物,很多地方都面临着资金紧张、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引入社会力量是重要解决办法。贺云翱认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比如通过设立基金会,形成对文物长期、可持续地保护,或者利用文物场所开展旅游活动,借助旅游带来的资金、配套措施,以及旅游市场开发、文创开发、数字化利用等,让社会力量介入文物合理利用。“保护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利用,该保的保好,该利用的放手让社会利用。”贺云翱说。

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要特别重视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单霁翔说,保护文物不单单是政府或者文保单位的事情,应赋予公众更多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一些专家也指出,文物保护可以为当地百姓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善、物质条件的提升、精神生活的丰富。只有让人们参与进来,切实感受到文物丰厚的内涵,享受到文物保护带来的好处,才能激发调动人们了解文物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进而吸引更多人更好地保护利用文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7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治理高价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百姓关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