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皆入画,层林尽染秋意浓。墨绿色、金珀色、鲜红色……斑斓的彩色肆意铺卷在大地。
这里是右玉,是镶嵌在祖国壮美山河中的一抹浓浓诗意,是国土绿化绘就美丽中国的动人画卷,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
曾经,绿色是右玉最稀缺的颜色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新中国成立之初,右玉全县林木绿化率不足0.3%,狂风肆虐、黄沙漫卷,土地贫瘠、民不聊生。要想风沙住,必须先种树。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右玉人民在摸索与探寻中,找到了这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靠着一把铁锹、两只手,在这场跨越70多年的绿色接力中,右玉人战“黄龙”,造“绿海”,林木绿化率提高到现在的57%,创造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奇迹。
70多年来,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目标,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树书记”“林局长”“土专家”,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闯出了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从“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到“坚持绿化彩化财化一体提升、治山治水治气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尽管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在变化,但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都认准了科学造林是右玉最鲜明的主题,也是右玉精神最靓丽的底色。
面对干旱、多风、少雨等特殊的自然条件,右玉县从造林方式、栽管模式、投入渠道等方面勇于改革创新。针对春季解冻迟、适宜植树时间短的实际,推行春秋两季植树,即秋季整地,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适时栽植。
右玉县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采取“阳坡柠条阴坡松、沟底河岸沙棘林、通道村镇栽杨柳、林中进草草间林”的栽种模式;针对风沙严重地带、风蚀严重地区,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综合治理与全面开发相结合,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特别是坚持“生物多样性、树种适应性、林分稳定性和体系完备性”四个统一,选育了适合右玉自然条件、抗逆性较强的小叶杨、樟子松等乡土树种,逐步构筑起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护林体系,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宜林荒山基本绿化目标。
曾经这里最稀缺的颜色,因国土绿化而逐渐浸染上了绿色。
如今,绿色是右玉最深厚的底色
荒山荒坡“大兵团”作战、旅游线路“集中”会战、乡镇农村“单兵”作战……在19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右玉干部群众冒着初春乍暖还寒的天气,奋战在沟沟壑壑山山梁梁房前院后。
如今,右玉县持续厚植生态优势,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全域宜林荒山绿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建设项目,加大退化林改造,持续巩固全域荒山绿化成果。推进右玉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提升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
建成26个省级园林乡村、6个国家森林乡村,区划落界35.3万亩国家级公益林、20.07万亩省级永久性生态公益林,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挂牌,成功承办全国防沙治沙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右玉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大退化林改造,做好病虫害技术防治,抓好森林资源生态保护,推进多维度全域扩绿、增花、添彩、提景,涵养城乡生态,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持续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
绿色来之不易,绿色弥足珍贵。右玉县突出制度“治本”,制定出台了森林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良法”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等考核权重。全面推行“林长制”升级版,聘用生态护林员894名,乡乡设立管护站,村村配备护林员,层层签订管护协议书,山山有人看、处处有人管的立体防护格局初步形成,造林成果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久久为功换来林海茫茫,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抔水到一条河,右玉70多年的国土绿化接力,如今全县有林面积达169.9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7%,治理沙化土地200万亩,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先后荣获“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华环境优秀奖等多项殊荣。
当下,绿色是右玉最亮丽的富民色
盛夏七月,走进右玉县红旗口林下露营基地,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露天帐篷散落其间,露营烧烤、户外团建、篝火晚会等休闲项目一应俱全。“我们就是来右玉避暑的,没想到右玉这么美,空气这么好,我们可以尽情深呼吸。”来自北京市的游客王旭刚说。
“我们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原始美景,还能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放松愉悦心情,实现从避暑康养到深度体验。”红旗口林下露营基地负责人张艳芳说,来基地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周末和假期更是一“篷”难求。
种绿就是种希望、种财富。右玉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持续做好转化绿、拓展绿、提升绿、共享绿“四篇绿色文章”,拓展生态产业链,做大做强生态经济。
每到秋季,酸甜可口的沙棘果遍布山野,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不时就会看到农户穿梭其中忙碌采摘。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颗颗”,如今成了右玉人致富增收的“金果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右玉县科学统筹“种绿”和“种富”的关系,通过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让生态价值转化释放“生态红利”,让人民群众享受“绿色福利”。全力打造10亿元生态羊、5亿元沙棘、5亿元粮油蔬果、1亿元小香葱、1亿元边鸡5条产业链,全县羊的饲养量年均达到80万只,特色杂粮种植保持在40多万亩,2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发药食同源康养产品5大系列160多种;大力推进以沙棘为主、其它鲜干果为辅的特色经济林建设,改造低产低效沙棘林12万亩,全县沙棘林总面积达到28万亩,年采摘沙棘枝果5000多吨,发展沙棘加工、销售企业12家,产值达2亿元。聚焦“双碳”目标,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着力打造全省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同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保障体系建设,盘活森林资源,进一步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与人寿财险公司签订保单,将85.13万亩公益林投入保险,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
让绿水青山有“颜值”,金山银山才更有“价值”。右玉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为抓手,大力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业态,红旗口林下露营基地、中陵湖郊野公园建成运营,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挂牌,2022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30.5亿元。玉龙国际赛马、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油画写生季、水彩艺术周、森林音乐会、冰雪嘉年华……生机勃勃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如同一家家“绿色银行”,帮助右玉老百姓“借景生财”。
右卫镇村民李富做梦都没想到,他的房子还能收上房租,而这一切都缘于家乡发展文旅特色小镇。右卫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城墙、玉林书画院、艺术粮仓等吸引了前来旅游的、画画写生的、摄影创作的络绎不绝。看着住的满满当当的一院子人,他说,他们是全国各大院校来写生的老师学生,他们喜欢吃住在农家,每间每天连吃带住60元,这样加起来,三间房的每天租金共180元。
登长城、观古堡、品美食,感悟右玉精神,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地方小戏,体验传统民间手工作坊的工艺制作……一项项文旅康养项目,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70多年披荆斩棘,70多年风雨兼程,右玉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右玉人民正坚定不移地把科学绿化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转型之要,勠力同心,奋斗不息,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未来的右玉,必将在绿水青山之间趟出一条富民强县绿色发展之路。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