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江河源头,是怎么确定的?

徐 平    2023-07-13 13:25:58    人民日报

长江正源沱沱河。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长江南源当曲。

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确定河流源头,有的以“长度”为判断标准,哪个离入海口距离最远,哪个就是源头。有的以“水量”为标准,看哪个源头对河流补水贡献较大。江河源头的确定也要兼顾历史习惯、河流走向、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源头到底在哪儿?作为我国第一长河,长江流经11省份,它的源头又在哪里?历史典籍里的传说、文人墨客的足迹,充满了对江河源头的探究。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江河源头总像是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对大江大河源头的追寻、解密,延续千百年,其确定也常常伴随着争议。

一般来说,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有几个考量因素。有的以“长度”为判断标准,哪个离入海口距离最远,哪个就是源头。有的以“水量”为标准,看哪个源头对河流补水贡献较大。此外,江河源头的确定也要兼顾历史习惯、河流走向、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往往是经过艰苦勘探、科学考察后综合考虑的结果。

以长江为例,关于长江正源的争议主要在沱沱河和当曲之间。从两者的长度上看,沱沱河与当曲相差很小,基本上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但沱沱河源头距长江入海口直线距离最远,其源头各拉丹冬的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能充分体现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特点;从流向看,当曲干流走向与通天河及长江几乎相反,向西偏北方向流出……综合各类因素,沱沱河作为长江正源更合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组织的科考队,首次将长江源追溯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此后陆续探明“长江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

如果你来到长江源头,一定会惊讶,奔腾万里的长江的源头竟是这样的涓涓细流。纵观大江大河,无论是水量还是长度,源头的占比并不大,可是为何还把江河源称为江河“生命源”?

拿三江源来说,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滋养着大半个中国。从涵养水源的角度看,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天寒地冻、高山耸峙,造就了连绵雪山冰川。据统计,这里的雪山冰川面积约49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强大的水资源储蓄能力,让这片土地成为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无愧“中华水塔”的称号。

看世界大江大河,其源头也多为水资源丰沛、地形地貌多样的地带。清水活源,才能为奔腾千里的江河供应源源不断的动能。

从2012年起,我们团队持续对长江源进行科考,江水、冰川、冻土、草地、鱼类,科考范围不断扩大;三维激光扫描仪、遥感系统、无人机,科考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我们钻取冰川冰芯解读江源气候变化,在冰湖中发现了长鳍高原鳅,首次在长江源发现鱼类越冬场,对江源区碳汇潜力精准“画像”等。通过摸清生态本底,把脉江河健康,为江河源保护治理提供决策支撑,唤起全社会保护意识。

越深入江河源,越是敬畏自然。比如,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但与此同时,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冰雪消融等生态问题仍然存在,生态保护任重道远。因此,必须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加大系统保护和修复,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强度;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还应探索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流域和区域协同保护;加强基础问题研究,持续开展科学考察、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江河之源、涓流奔淌,一路汇众流、蓄势能,终成奔涌之势。久久为功守好江河源,才能更好地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本报记者王浩采访整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今年将建成声环境质量监测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