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阳县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作为林长制改革“五大森林”行动重要内容之一,坚持林长包保、部门协同,统筹推进规划、管理、保护、发展等工作,构建良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县级林长牵头,健全规划。成立凤阳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县级总林长担任组长,27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完成安徽韭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0)修编、编制凤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将凤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安徽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安徽凤阳韭山国家地质公园整合优化为“安徽韭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分别通过专家审查。
三级林长包保,解决难题。把自然保护地管理纳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责任区,建立林长巡林、述职、责任区、公示等制度。28名县镇村三级林长包保,实现全覆盖,协调解决护林点建设、望火楼改建等难题。清理枯死松树1955株,打孔注药6000株。投入25万元,防治美国白蛾1.472万亩。成立滁州市首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助野生动物12只。累计投资2000万元,优化升级森林防火监管平台,设立监控点位146处,防火语音提醒设备20处。
林长+部门协作,齐抓共管。严格“林长+检察长”“林长+”部门协作机制,公检法等部门开展森林资源监督专项行动,提出检察建议20件,受理涉林案件6起。县林业、应急、公安等联合开展森林防火督查4次。县文旅、交通等部门累计投资3亿多元新扩建江淮分水岭风景道28.8公里,连接自然保护地,形成“O”型旅游线路。每年投入150万元用于凤阳山水库湿地生态补偿。
林业“双招双引”,促进发展。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建立县镇村三级林长示范林4处、公益碳汇林3处。依托自然保护地优美生态环境,围绕辐射区开展生态康养项目,白云山国有林场引入社会资本投入1500万,发展樱花产业,林场年创收30万元。引进上海羿龙、杭州长林、黄山恩泽农业等社会资本,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千亩樱花、薄壳山核桃、玫瑰谷、菊花台、杏林园等林业产业基地近6500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