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闽南林业产业的N种打开方式

黄山    2023-03-15 11:31:48    中国绿色时报

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泉南古州宅,草木有遗芳”。

泉州市德化县是福建12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良好生态不仅涵养了蓝天碧水,还成就了形态各异的林业产业。

合作社培育大径材

初春时节,德化县龙门张山农林专业合作社大径材基地,合作社负责人张奎添在查看树木长势,盘算工作进度。“这片林子有杉木和红锥,是1991年种下的,最高的高31米、胸径52厘米,算是成材了。”张奎添介绍,合作社2005年成立,经营总面积6508亩,林木蓄积量4万多立方米,是德化县从事林木资源培育最大的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德化县国有生态林场积极开展集体林权综合改革试点,采用“国有林场+”经营模式,与合作社共建大径材基地,进一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2017年,合作社与省林业局顺昌洋口林场技术对接协作,引进二代速生杉木进行集约造林,与国有林场共同进行专业化管理,实施砍杂、林地清理、间伐、施肥等抚育措施,效果良好。

目前保留的杉木目标树胸径新生长量每年0.8—1.5厘米。7年生的新造幼树胸径8—15厘米、高6—12米。预计从2027年起,每10年每亩产出胸径50厘米以上大径材1—3株,产值1万—3万元,生态和经济效益可观。

“合作社现有二代杉木大径材200余亩。今年,我们将与合作社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经营水平,种植二代半及三代速生杉木,在3年内使规模扩大到1000亩。”德化县国有生态林场场长赖淑瑜说。

阿嫲油茶招来学童

“阿嫲,油茶是这样摘吗?”闽南地区将奶奶称为“阿嫲”,去年霜降时节,开展研学的小学生来到德化县赤水镇祥山大果油茶基地,围在祥山大果油茶集团董事长林安娜身边问个不停。

德化是“中国油茶之乡”,高山油茶栽培历史悠久。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德化山林撂荒不少。10多年前,林安娜承包了赤水镇1000多亩荒地种植油茶。油茶基地位于北纬25度、海拔890—1200多米的丘陵,全年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为油茶果长达14个月的生长周期提供了良好条件。

传统高温蒸熟压榨技术有缺陷,林安娜就与福建林科院、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打造无菌净化车间、数字化车间,引进四级分子蒸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等设备,突破传统生产方式及产品定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可达药用及化妆品标准。

如今,祥山大果油茶集团拥有原料林基地1万多亩,茶油加工能力达1000吨,年产值达4亿元,带动5个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还建设了2.5万多平方米的茶油文化产业园,成了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公司旗下拥有‘阿嫲家油’等自主品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e家+互联网+文化创意+养生健康+研学实践’的模式发展,还在厦门设立了品牌营销运营中心。”林安娜介绍。

从前,附近的村民到油茶基地除草、采摘赚取劳务费;如今,许多人自己发展油茶。村民许吉春种植的油茶2022年增收1万多元。基地每年带动农户超200户,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林下药材享誉海外

在德化县赤水镇福全村,林下的每一株药材嫩苗,都是优仙发农业综合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利忠的宝贝。2014年,陈利忠和妻子成立合作社,建设中药材和谐共生种植示范基地。

合作社从本乡及省内外引种,林下栽植铁皮石斛、黄精、砂仁、金线莲、杜仲、十大功劳等近百种中药材,面积超过200亩。他们与德化县中医院合作,聘请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研发了黄精茶、艾草茶、黄花远志茶等系列产品。

“合作社共有358名社员,一些因病因残致贫户靠林下种植中药材增加了收入。我们还通过提供技术指导、资金帮助,开展经营合作,带动葛坑镇富地村、桂阳村、雷锋村等创办合作社、农场共同致富。”陈利忠介绍。

离示范基地不远,就是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优越的生态环境了吸引众多游人。“药食同源,我们种植的中药材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好评。”陈利忠说。

合作社打造的“优仙发”品牌广受赞誉,铁皮石斛获得了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金奖、广州国际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等荣誉,林下优质中药材享誉海内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森林面积超二点三亿公顷
下一篇:吉林野生动植物数量逐年增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