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提升“含绿量” 增加“含金量”

朱金宜    2023-02-28 11:11:1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创建低碳零碳示范园区、新增小微湿地和口袋公园等“家门口的绿意”……梳理地方两会给出的“目标清单”不难发现,“绿色”是高频提及的关键词,“绿色发展”成为各地政策共同的发力方向。

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十多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让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

以能源领域为例,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截至2021年底,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上升至25.5%,202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下降26.4%。这意味着,中国努力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让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为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由此可见,绿色发展能够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更多人享有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要求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要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全局与局部、当前和长远等一系列关系。对此,各地都在奋楫笃行,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今年各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超过半数省份明确提出“四个协同”,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北京、浙江、江苏、安徽、宁夏等地的政协在界别设置上增加“环境资源界”,广开言路,为生态、环境资源等议题递上麦克风,为绿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专业支撑。

让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创造更多绿色福祉,最终还是要将地方两会上的“好声音”落实到实践上来。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要把握好新旧能源接力的平衡,一方面提高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推进新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培育发展,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逐步让传统能源减少使用;在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塑造绿色产业等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继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人们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绿色发展,百端待举,大道至简,唯有实干。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做起,让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共享广袤中华大地上的碧海蓝天、绿水青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甘肃陇南实施经济林特色产业倍增行动
下一篇:首单蓝碳拍卖在浙江宁波成交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