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游玩。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
【近镜头】在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面面玻璃幕墙式光伏发电面板鱼贯而出,它们即将奔赴绿色建筑的施工现场,成为“会发电的墙”。“这些面板光电转化率高,造型时尚,应用场景高端,是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型环保建材。”公司副总经理宋志成说。
作为黄河源头所在的重要生态安全地区,青海约九成国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如何找准发展定位?“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光热、盐湖资源优势,在政策激励和支持下,一批自主技术国际领先的绿色产业在青海大地涌现:国内首个万吨级碳纤维基地建成投产;光伏、锂电产业实现集群发展,锂电制造构建起从盐湖锂资源到储能、动力电池等环节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全国每生产3块锂电池,就有1块来自青海西宁。
7天、9天、15天、100天……在三江源地区,城乡生产生活用电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的时长纪录被不断刷新,青海“绿电+生态+民生”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在荒漠中,光伏发电有效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光伏羊”养殖、生态巡护员等岗位惠及农牧民群众,昂赛乡等地的牧民还吃上了“生态旅游饭”……随着绿色产业的深入发展,青海能输出的不只有清澈的母亲河水,还有优质的“绿电”,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不只是青海,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已成为沿黄各省的共识。在甘肃,节能环保等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在宁夏,完整的风光电储全产业链已经形成,单晶硅棒产能约占全球的1/5;在山西,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持续推进;在河南,智能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链加速形成……在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擘画之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越唱心越齐、越唱声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