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镇街廓。 陈世旭摄 |
大运河临平段。 张丽娟摄 |
一
暮色朦胧。长桥如幻。车入钱塘东,无边的现代楼群,金碧辉煌,扑面而来。
主人说:这里是临平。
临平很年轻,2021年才成为行政区;临平很古老,东汉时已见诸史册。
而临平的历史,远早于史册所载:
这是“最早的杭州”。这里发现了保存结构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水稻田遗址,发现了保存最完整、最长的史前独木舟。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是6000—7000年前的史前文化,良渚文化接踵其后:构思巧妙的高低水坝,美轮美奂的良渚玉器,表明着良渚古国已入文明的门槛。4000多年前的广富林文化,出现了拍印曲折纹、叶脉纹和云雷纹的印纹夹砂灰陶。吴越王钱镠筑海塘,开发了田亩鱼池的混养;东苕溪是青瓷的故乡。吴越的铜镜和瓷壶中的异域纹样,见证了永嘉后北人南迁,胡风汉韵的相互交融;东汉县令率众筑堤开南湖,唐县令疏浚南湖,筑长官塘。朝廷设立临平盐监,凭借上塘河,临平成为水路东出杭州的要道,从一个小盐市成长为杭州城北的第一商埠。
至少2000多年以前,今天的临平连同杭州均为浅海湾。先民以湖水煮海,拥有了海盐之饶。京杭大运河南端重镇百业兴旺,有祥瑞记载“此湖开,天下平”,湖开遍布舟楫之利,湖塞孕育万亩良田。
集山水毓秀之美,兼古今相融之韵。临平的锦绣,从来不止《梦华录》里的清幽径山,《宫锁连城》里的浪漫香雪海,《仙剑奇侠传》里的快意老余杭。探访临平,你会发现那些古人留存在岁月里的匠心和太多精彩。
临平,人文渊薮,文教兴盛。千年文脉在这里流淌。一颗璀璨明珠,是杭州的典藏。
二
今日的临平,地处长三角“圆心”、G60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交汇点,是“长三角金南翼门户枢纽”。坐拥独特区位,借势长三角一体化,依托杭州湾,瞄准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重要动力源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长三角一体化,首先是都市圈的同城化。
2022年10月,临平“三路一环”最后一块拼图完成,逐步构成“一环六射”新格局,成为浙江省首个快速路环线贯通的区县。与上海及其他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
2023年7月,“黄金水道”京杭运河杭州段临平运河正式通航,成为杭州港货运枢纽港区。
临平由高速、高铁、内河组成的畅达交通网络,对外联动了长三角城市群,对内联动了杭州全城,成为杭州融沪桥头堡,沪杭未来智造协同发展的前沿样板,形成规模性的“虹吸效应”,吸引四面八方的精英“有梦来临”。
2021年底,算力小镇在临平开园。从云计算、大数据,到未来工厂、数字政府建设,临平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算力乃至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衍生出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企业,开始收获算力发展的红利。“未来工厂”领跑浙江。重点企业数字化管理普及率达100%、数控化率达90%以上。数字经济、“未来工厂”、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正由“点上标杆”向“区域优势”演进。
临平,一望平畴、塘漾棋布,依临平湖而兴。杭嘉湖平原南端,大运河之滨,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烂漫的江南水乡文化。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山水、田园、村庄、文化产业熠熠闪光,描绘出崭新的运河画卷。
三
水是一种哲学: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一种文脉,承古拓今,带来了大地文章。大运河串联起了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两千多年的“运河文化”和一千多年的“梅花文化”;串联起了江南水乡、历史古镇和广袤田园;串联起了前卫都市、潮流艺术和未来工厂。
玉架山遗址,保存着良渚文化的完整聚落;良渚玉琮,精美绝伦的纹饰为宋青瓷模仿;塘栖广济桥,是大运河上仅存的七孔石桥,卷云抱鼓石,望柱刻覆莲,但得“湿衣何厌莺花雨,问酒频过杨柳桥”(朱廷立);超山,北园有古梅,南园拥松坡。梅花苑,寻梅有小筑,烟雨笼梅林,何妨“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丰子恺)。
临平不断优化空间格局、不断刷新城市颜值,让绿色涌动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一条条绿道如同一条条翡翠项链,轻柔地环绕田野、村落、城市,将田园山水人居融为一体。行走在临平,稻美鱼香,桑麻满圃,径山茶、超山梅、良渚玉、皋亭桃、塘栖枇杷、小林老姜、临平甘蔗……身心都被草木香气包裹。
行走在大运河两岸,感受千年文脉滋养下的城市脉搏;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里,领略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漫步美丽乡村,感悟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在临平,既可以体验时尚活力之风,领略智能制造之奇,也可以品读千年古韵,尽享秀美山水。
塘栖古镇,我梦中的江南:板桥连接街道,廊庑绵延河岸。鳞次栉比,深深巷陌,相伴流水弯弯;古碑侧畔,蓬门紧闭,或许藏龙卧虎。古老的脊瓦,沉淀着斑驳的流年;古老的条石,镌刻着岁轮碾轧的辙印;古老的青石板,记载着风花雪月;古老的乌篷船,在拱桥的眷恋中渐行渐远。倾城的阳光,让古镇返老还童。如今,传统茶宴、木工、皮影、植物印染、蚕桑丝织、模版糕点、IP手办……一家家“老字号”让文化在手作体验中传承。年年庙会、传统舞蹈、花篮滚灯一展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姿。
八百余亩丁山湖湿地,栈道、廊桥、亭榭连成水韵风情线,唤醒江南记忆。依旧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依旧是江南水乡的静谧,只是“手摇桨橹,网捕鱼虾”的传统小渔村,已被水上花园取代。远来的清风,吹皱了流水;渡船的竹蒿,划乱了花树的倩影。咖啡馆,置身于曾经最不起眼的乡村。
一行秋雁携了谁的相思,一壶老酒醉了多少风流人物。愿与君对饮,倾听大地物语心声,醉在临平湖山云水。
临平,一个又古老又前卫的神话。我来临平,探寻其神话的源头。
塘栖广济桥,拱起坚硬的背脊,牢牢挽住运河两岸的民生。五百年的风吹雨打,五百年的车行马踏,不过是一些浅浅的痕迹。
钱塘江古海塘,一切清晰可辨。十丈高墙,四百里长堤,是一代代先辈恢宏的生存智慧;坚岩层层垒砌,熔铁浇注卯榫,是一代代先辈不屈的挺立意志。
临平是自然慷慨的馈赠,临平更是生民伟大的杰作。
临平,是一个课堂,让我懂得所有的神话都始于坚韧、创造与奋发。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