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蛟窝村水清树绿,生机盎然。 |
三面临水的正丫村村景。 |
在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听说近年来它们旧貌换新颜,已经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精品示范村”,我便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
从可园路出发,沿莞穗路徐徐前行,两旁的行道树绿意清新,仿佛在欢迎我来到万江。
万江以水为魂,有大小河流80多条,水资源十分丰富。此行的第一站正丫村,便是一个东、南、北三面紧靠东江河、与海心洲岛隔河相望的水边村落,来到这里自然会听到与水有关的故事。
正丫村始建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先祖们曾经沿着水路找到这处栖居之地。临水漫步,我仿佛能看到旧时光的倒影,想象着正丫村的先民拖家带口、历尽艰辛才登陆此地,在一片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开枝散叶,建设家园,并世居于此,让恒久的生命力代代相传。
越往村里走,越能发现正丫村的魅力。这里不仅有“蒲草湿地”“芳草围”“筱园问竹”等生态景观,还有游龙大街、起龙广场、“龙潭映月”等龙舟文化主题景点,吸引了不少东莞市民前来游玩。
依托于宽阔水面、优美岸线等自然条件,龙舟运动在正丫村格外兴盛。在正丫村,有一艘已有40年的松木龙舟。围绕这艘老船,正丫村民每年都要举办“起龙”“洗龙”“游龙”等传统仪式,开启这一年的“龙舟时间”。
据村民介绍,为了防止龙舟舟身腐化,正丫村民发明了独特的“藏龙”方法:每年端午节龙舟活动结束后,村民们会把龙舟上的龙头、锣鼓等装饰品取下来,将船体埋进河底的淤泥中,让船体与空气隔绝。待到来年端午前夕,村民们再择日将龙舟挖出,进行修整和装饰,让这艘松木老船参与游龙竞渡等活动。
除了代代相传的龙舟习俗,正丫村里的古树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正丫村,老榕树随处可见,其中树龄超过百年的细叶榕有12棵。每棵古树,都甘愿默默地成为正丫村的背景,它们有盘虬错节的树根,有坚如磐石的树皮,还有一蓬蓬茂密的胡须,如同历经沧桑的老人,在风中诉说着水乡古韵。
一棵棵古树串联起正丫村七百多年的记忆。它们深根固柢,树高十多米,枝繁叶茂,与老建筑交相辉映。在古树撑起的一片片绿荫下,人们谈古论今,其乐融融,古树特有的香气,混合着龙船饭、粉果、糕点、麻糊等食物的味道,在村里漾开。树影摇晃在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上,我的心也随之舞动,感受到悠久历史依旧富有生机,留存在村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离开正丫村,我来到拔蛟窝村。这个特别的村名,让我格外好奇它的来历。相传,拔蛟窝村民的先祖弃官归隐,在如今西滘村附近的一个窝棚里度日。有天晚上,他梦见一群白鸠嬉戏腾飞,便在梦中穷追不舍。一觉醒来,他便依循梦中的路径巡视周围,走到拔蛟窝一带时,认为这里就是白鸠最终落脚的地方,便在此地落籍,为村子取名“白鸠窝”。清朝光绪年间,探花大学士陈伯陶回乡观光,认为“白鸠”与“拔蛟”同音,且是自己孩童时期生活学习过的地方,故建议改村名为“拔蛟窝”,取“提拔蛟龙”之义。
走进拔蛟窝村,正涌河在村中淙淙流淌,河流两岸穿插着龙凤阁凉亭、荷花池塘、荔枝公园等景观,被河流一分为二的村庄满眼葱绿,干净的街道、精致的墙绘、整齐的村居,共同勾勒出“小桥流水、绿荫环绕、移步即景”的田园画卷。村中的元信陈公祠、拔萃家塾、观音古庙等古建筑颇具岭南风格,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陈伯陶曾生活过的陈氏大宗祠。相传当年陈伯陶考中探花后,制成“探花及第”的牌匾和一对刻有蛟龙的杉木桅杆墩,赠送给拔蛟窝。村民们便将牌匾高悬于陈氏大宗祠之内,将杉木桅杆墩立在祠堂门前,彰显拔蛟窝陈氏宗族的荣耀与声望。
广东地区的祠堂文化之盛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家族文化的象征,祠堂这种礼制性建筑往往也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体现。祠堂与宗谱家乘、传记事略等载体一同被各个家族世代承袭,家国情怀与家族历史积淀就这样在子孙后代的心中扎下深根。
在这座古村中,有位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的叶先生,我在他的“雨山书屋”中阅读了当地的方志史料,为此行增添了一份收获。听说东莞人一向爱好藏书,前有明代官员陈琏开设“万卷堂”、近代学者伦明自立“续书楼”、藏书家莫伯骥自建“五十万卷楼”,今日见到“雨山书屋”,看来东莞人惜书爱书的品格也传承了下来。
在拔蛟窝村穿梭游历,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行走在街上,到处灯火通明,繁华的夜市将天空映照得格外美丽。我想,这一天探访万江美丽的古村落,真是不虚此行。关于万江的美好回忆,将像古树的根须一样,扎根于我的心田。
本文图片均由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办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