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村音乐会演奏现场。 资料图片 |
在河北省涿州市东南的上庄村,至今还留存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庄村音乐会。
上庄村音乐会起源于明末清初。音乐会形成以来,一直在本村以老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上庄村音乐会属于冀中笙管乐南北乐会中的北乐会,以笙管为主,演奏风格古朴端庄,速度缓慢,比较典雅。其乐谱、乐曲是僧传,全套曲目有《放驴》《孔子探颜回》《张飞祭枪》《哭皇天》《普庵咒》等40首和一套打击乐小曲牌《开坛》《长三板》《小和器》《白玉莲》等,乐队由笙、管、笛、云锣、鼓、镲、铙、钣、铛子等乐器组成,乐曲保留了明清时代甚至更古老的曲目。其记谱使用工尺谱,对现代人研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重要意义。《孔子探颜回》《普庵咒》《张飞祭枪》《放驴》《哭皇天》等传统曲牌,是中国古代音乐重要遗存,体现了中国古代乐曲的原始风貌,具有较高音乐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业内人士称,上庄村音乐会就是一部现成的活教材。
20世纪50年代,音乐会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为村民服务。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音乐会停止了活动,吊挂、神像都被毁,但乐器被乐师们用心保存了下来。1988年在老乐师闫和增、史克启等人的操持下,重聚老人,招募新人,又将音乐会恢复起来。2000年前后,在村领导的支持下,音乐会有了新发展。
近些年,音乐会多次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展演活动,影响越来越大。上庄村音乐会把握机遇并与当地的民俗紧密结合,在春节祈祥、民间丧事等各种民俗活动中,上庄村音乐会一直义务为村民服务。
目前,上庄村音乐会连新学员在内有老中青三代共约30人,他们在春节期间的求福祈祥和民俗活动中进行演奏。近些年来,随着上庄村音乐会影响的扩大,他们开始走出村落,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诸如市有关部门举办的春节花会进城、非遗展演等。上庄村委会也以各种民俗节日为契机,使上庄村成为周边十里八乡文化活动的中心,有力地促进了上庄村经济的发展。
盘活文化资源、激活非遗文化,发展文旅产业,上庄村的做法为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为更好地保护民间乐社,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目前该乐社已经被正式列入保定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