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显示,由苔藓、地衣和蓝藻组成的“生物覆盖层”保护着中国长城免受侵蚀。相关研究12月8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从公元前200年到明朝(1368年至1644年)期间,长城经过多次修葺和重建,一度绵延8800多公里。然而,如今超过一半的城墙已经消失或严重损坏,长城的保护也成了一个问题。
长城城墙的许多部分都是用夯土建成的,即用包括土壤和砾石在内的天然材料夯实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的肖波和他的同事们对一段600公里长的城墙进行了取样,发现其2/3以上都覆盖着一层由苔藓、地衣和蓝藻组成的“生物覆盖层”。
研究人员发现,这层“生物覆盖层”有助于加固墙体,使墙体保持干燥,免受风和水的侵蚀。它还能起到隔热作用,减少极端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他们发现,有“生物覆盖层”的城墙孔隙较少,更不容易被侵蚀。这些地段还显示出更强的抗各种形式机械攻击的能力。
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变世界各地遗址管理者对古建筑植被的看法,尤其是那些大面积使用夯土建造的古建筑。肖波认为,生物覆盖层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创新型文物保护策略。
肖波说:“与传统的保护措施相比,生物覆盖层具有更多优势,可以作为稳定剂、加固剂、牺牲层和排水顶板,将几种传统措施的保护功能集于一身,是一种基于自然、经济有效、生态友好和持久的策略。”
悉尼皇家植物园的Brett Summerell表示,中国长城上的生物覆盖层有助于缓解长城所面临的极端冷热天气。他说:“它们将提供一个有助于缓冲和保护城墙结构稳定性的环境。”他在澳大利亚看到,覆盖有生物层的岩石开裂的情况较少。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