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让数字技术为课后服务增添新动能

2023-11-30 10:56:34    光明日报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近年来,中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调控,课后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很大程度缓解了“三点半”难题。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同地区课后服务发展不均衡,服务内容供需不匹配,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亟须换一种全新打开方式,依托新理念新模式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使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叫好又叫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这无疑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均衡化的课后服务体系作出了总动员。近年来,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实时渲染等新兴技术蓬勃兴起,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新模式方兴未艾,并已开始进入学生日常学习。数字技术对课后服务的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将引领课后服务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不容错过的战略机遇乘“数”而上,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课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课后服务中的新动能作用,共同将课后服务这项大改革扎实向前推进,真正将课后服务打造成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育人质量的助推器。

建起来,让课后服务插上数字化翅膀。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要牵紧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个“牛鼻子”。一方面,按照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加快课后服务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总枢纽作用,不断拓展“国家队”覆盖范围,使之成为助推课后服务政策落地、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有力支撑,让数字红利惠及全体学生。另一方面,坚持课程资源内容为王,既要“校外减下来”,又要“校内加上去”,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智慧课堂、线上答疑、互动交流等方面应用,加快实现数字技术与课后服务联姻结对。不断丰富线上教学资源,依托元宇宙、VR、AR等新技术,开发3D打印、数字机器人等兴趣拓展课,助力孩子实现科创梦、科技梦、创新梦。当然,加快课后服务数字化转型,也不意味着就彻底放弃传统的线下方式,而是加快线上线下课后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和整合利用,把课后服务内容的选择权真正交还给学生。

评起来,让校园变笑园。课后服务解决了“三点半之困”,为何还不令人满意?原因就在于有些课后服务“自拉自唱”,没能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从而沦为“鸡肋”。课后服务好不好,家长学生说了算。数字时代,课后服务没有“局外人”,这就意味着,课后服务“好差评”理应成为考核课后服务发展成效的“定海神针”。课后服务好差评,就是依托数字技术让学生当“考官”,对课后服务进行全流程评价。一方面,建设课后服务在线“好差评”系统,打出素质拓展、能力提升、质量考核等系列评价组合拳。这无疑是确保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好”的关键一招。另一方面,用好移动互联网这个利器,让学生动动手指就轻松实现一键点评。随着评价小数据变成大数据,课后服务质量全景图更精准地呈现出来,无疑可以使课后服务不断提速增效。事实上,当课后服务拥抱数字技术后,能够倒逼在服务品质上做加法,在匹配难度上做减法,“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才能够真正实现,从而有效提升课后服务供需匹配度和学生满意度。

管起来,让督导“长牙齿”。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监管不能缺位,野蛮式生长不是课后服务的初衷,和谐有序发展才是其该有的样子。一是提升课后服务覆盖度,加快均衡发展。为了实现课后服务机会均等,需要把区域统筹挺在前头,加快将线上课后服务资源向边缘地区、贫困地区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公平地享有课后服务资源。二是注重课后服务保障度,推动可持续发展。要确保课后服务不是昙花一现,就需要从技术、资金、师资等多维度共同发力,特别是依托数字技术让课后服务从单打独斗走向共建共享,方是课后服务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源泉。三是增强课后服务规范度,确保有序发展。既需要将校外提供的课后服务实现全链条、全过程在线监管,又要建立课后服务信用监管制度,探索“白名单”“黑名单”机制,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从而使课后服务这项大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亿万学生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翟 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员)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科技助力体育“智变”
下一篇:上海布局智能机器人新赛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