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精准计量助力科学降碳

2023-10-17 11:02:03    人民日报

【现象】不久前,基于国网智能物联电表架构的电碳表项目在江苏省苏州市投入试点应用。电碳表除了有电流、电压、累计用电量等数据,还能实时显示累计碳排放量数据。在发电厂、输电网以及用电侧分别安装应用电碳表,碳排放量就如同电量一样可以更直观地监测。

【点评】

电碳表的应用,为电力系统全过程碳足迹记录和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推动电力领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碳排放计量精准。传统电力碳排放测算方法是采用固定的电碳因子,即用平均每度电碳排放的理论数值乘上总电量进行估算。这种方法不能体现电力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存在误差较大等缺点。

电碳表的应用,则让碳排放计量的精准度大大提高。在智能电表上添加碳计量模块后,可以根据现实中的电力输送状况对碳排放来源进行追溯,高频度更新平均每度电碳排放的实时数值,从而实现对全环节碳排放的准确追踪和实时计量。实时掌握碳排放情况,用电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控制碳排放的责任,有关部门也能更好地评估减排成效,制定更科学的减排降碳措施。

电碳表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实现碳排放大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呈现。这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系统掌握碳排放总体情况提供更有力支撑。去年印发的《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使用电碳表可大幅提升碳排放数据监测质量,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基础数据源,积累行业实践经验。

我国智能电表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电碳表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发展潜力。电碳表更适用于电力场景的碳排放精准计量,对有碳排放量核算需求的企业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可靠性和经济性。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其他碳排放场景,还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碳排放和碳监测计量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建立科学便捷的核算方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不断走向完善。

计量、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稳步提升碳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能力,对于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系统观念,加快计量、标准创新发展,对“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追踪,我们一定能有效发挥计量、标准的重要作用,把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落细落实,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白光迪)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技助力幼儿健康
下一篇:首个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发布 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