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以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2023-10-12 11:19:26    人民日报

近距离观看月壤,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做“体检”……2023年全国科普日之际,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人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拉近了公众与科技创新的距离,激发了更多人的科学热情。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普伴随科技创新而生,也驱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科普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2.93%,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持续快速提升,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向前列迈进,奠定了丰厚的人力资源基础。科普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无数青少年因科普触摸科学、了解科学,进而热爱科学、投身科学,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科普还有助于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近些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普质量不断提升。比如,各地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线上科普,通过“互联网+科普”创新传播方式,让科学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再比如,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跨越山水,将科学带到边远小城、工厂社区、乡野田间等,不断补齐基层科普短板。从线下为主到拥抱线上,从传授知识转向涵养科学精神,从“以我为主”到贴近大众,科普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在厚植创新沃土、夯实创新之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但也应看到,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普工作仍有提升空间。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才能更好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激发科学兴趣应从娃娃抓起,科学的种子茁壮成长,离不开悉心呵护、持续培养。因此,有必要推动科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在中小学已经开设了科学课程,但能够承担科学课程教育的专业老师相对不足。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科学教师培训等方式,提升科学教育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各类科技场馆资源,开展馆校合作,推出公益科学课等,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提升科普能力,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科普需求,需要完善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比如,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设立科普基金、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投入科普事业,丰富科普供给;还可以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科普的公共服务效能,激活社会资源蕴藏的科普潜能。

加强科普工作,需要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超180万人,但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的占比还很低,尤其是高质量科普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通过强化经费支持、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培养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才能让更多能做科普、愿做科普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不久前,“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再次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彰显了高质量科普的重要意义。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必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科技强国建设的动力也必将更加强劲。(喻思南)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技助力幼儿健康
下一篇: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