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周清、乐凡阁博士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在国际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OSAiC)实施期间,开展了有关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发现边缘冰区(即海冰完全覆盖的海域与开阔海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提出了夏季北极大气汞峰值现象的产生机制。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汞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汞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剧毒的液态金属,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在大气中,汞主要以气态零价汞、气态二价汞和颗粒结合态二价汞三种形式存在。其中,气态零价汞占大气总汞的比例超过90%,因此气态零价汞的含量接近于大气中总汞的含量。而且气态零价汞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约0.5年至1年,可以随大气环流进行长距离传输,成为全球性污染物。由大气传输及沉降等途径进入水体的汞,经微生物甲基化后,会进入水生食物链,通过富集、放大作用危害水体生态环境。
摄入被汞污染的水产品会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对胃肠道系统、神经系统甚至胎儿造成毒害作用,导致听觉及感官障碍、麻木、语言障碍乃至新生婴儿的智障、脑瘫、眼盲等。
针对全球汞污染的严峻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这使得汞污染防治不仅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大需求。
北极地区在北半球汞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环境汞暴露的敏感地区。最新的北极汞评估报告显示,北极生物面临着高水平的汞暴露,生活在北极的人们是全球汞暴露水平最高的人群之一。
科学家们提出,汞在北极的迁移转化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关。加拿大学者于1998年在《自然》上发表论文,称研究发现北极地区气态零价汞具有春季浓度亏损、夏季浓度呈现峰值的独特季节变化现象,其夏季平均浓度水平超过北半球背景浓度。但是,夏季气态零价汞浓度峰值的汞来源及机制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边缘冰区或是主导因素
2019年秋季至2020年秋季,谢周清等与合作者在国际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期间,在德国极星号科考船安装了Tekran 2537大气痕量汞在线分析仪,率先对北冰洋海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汞在线观测。他们观测发现,气态零价汞浓度表现出和前人研究类似的夏季峰值。
于是,他们进一步构建了广义相加模型,建立了气态零价汞浓度与人为排放、区域传输及海洋释放等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评估这些影响因子对气态零价汞浓度变化的贡献。
结果表明,超过63%的气态零价汞变化可以用模型解释。其中,人为及陆源排放的贡献不超过2%。海洋排放的贡献接近52%,是影响北冰洋夏季气态零价汞变化的主导因素。
进一步地,根据潜在源区贡献分析发现,夏季汞的海洋排放主要发生在边缘冰区。根据估算,该区域汞排放通量是开阔水域的2倍多。
最终,研究团队综合多学科观测数据分析,提出了驱动边缘冰区汞释放过程的机制:春季,由于海-冰-气界面光化学反应,使得大量气态零价汞被氧化成为二价汞,沉降于海冰表面,即春季气态零价汞浓度亏损。到了夏季,这些沉降积累在海冰上的二价汞会随着冰雪融化进入海水,导致边缘冰区的海水中二价汞含量升高。
由于边缘冰区具有较高的浮游植物量,在夏季海冰融化及进入海水光照增强的条件下,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有机物质,进而促进水体二价汞被还原成为零价汞,后者更加容易挥发进入大气中。加上边缘冰区海冰的融化,减少了海水中零价汞向大气释放的屏障,使得边缘冰区成为夏季北极大气中气态零价汞的重要来源,从而导致北冰洋夏季气态零价汞浓度出现峰值现象。
预测未来边缘冰区汞排放会更多
总的来说,此次研究揭示了北冰洋海冰变化对汞循环过程的影响,为正确评估极地生物和人群的汞暴露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是全球升温最快的区域之一。那么,未来边缘冰区汞排放会发生哪些变化?研究团队进一步预测了该变化情景。
未来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更快,而且原本常年不融化的海冰将逐渐被季节性融化的海冰所取代。这种条件会促进海-冰-气界面的光化学反应,导致更多气态零价汞的氧化沉降,增加了边缘冰区的二价汞输入。另一方面,海冰的进一步消融促进了该区域的海表光照以及浮游植物量,这有利于海水中的二价汞被还原,导致更多的零价汞向大气释放。由于中心北冰洋边缘冰区面积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该区域作为汞源区应引起重视。
谢周清表示,未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结合汞的观测和模式模拟研究,来定量评估边缘冰区汞释放对北极大气汞的贡献,以及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其贡献的变化。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