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上“云”用“数” 我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

2023-08-17 11:45:50    经济参考报

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同比增长40.91%。

业内人士认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催生新兴产业的同时,不断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下一步需要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大力培育云计算创新应用体系,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上云用云。

快速增长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云计算引发软件开发部署模式创新,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增速19%。预计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同比增长40.91%。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深入,数字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栗蔚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数字应用方式和算力资源供给的双向变革。一方面,云计算将向下重新定义算力资源使用方式;另一方面,云计算将向上定义数字应用新界面,催生算力服务新范式。

创新发展

政策利好持续引导我国云计算应用创新,全面推动信息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IPv6与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

各地也根据上云用云情况出台适用地方发展的相关政策。北京提出加快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的创新应用,培育一批智能经济新业态等。上海提出加强平台服务赋能。2023年培育不少于20个细分领域专业服务商,推动25万家中小企业上平台上云。深圳提出推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催生产业新形态,创新经营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云业务,加快建设云基础设施。

三大运营商近日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中国移动优化“4+N+31+X”算力集约化梯次布局,全面构建全国20ms、省内5ms、地市1ms的三级时延圈,上半年移动云收入达422亿元,同比增长80.5%。中国电信以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为驱动,不断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能力,上半年天翼云收入达459亿元,同比增长63.4%。联通云在云网融合的算力基础设施上不断迭代升级,上半年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6%。

赋能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推手,有力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下一步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深化赋能产业转型。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表示,近年来云计算在政策环境优化、产业规模增长、信任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服务、标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深化赋能行业转型,持续推动传统行业上云用云,不断提升以云计算为主的算力服务水平。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认为,云计算已从一种IT资源的服务形式演变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底座,是新一代软件架构范式,推动着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未来,云计算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

对此,陈家春建议,一是加快云计算关键技术创新,夯实数字技术底座。二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云服务供给质量。三是优化云计算与算力、网络的协同发展环境,筑基算力互联网。四是完善云计算产业生态建设,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展望下一步发展,栗蔚认为,云计算将与算力服务深度融合,提供算力服务统一分发资源池,实现一体化感知、汇聚、调度、计量的模式价值将愈加凸显,数字经济乘数效应将在二者融合创新中不断放大。(记者 郭倩 实习生 毕宜勋)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AI歌手风险不可忽视
下一篇: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AI+绿色制造高峰论坛在浙江德清召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