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不断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2023-08-01 17:36:17    光明日报

作者:谢梦玲(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理论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因此,当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新时代的科学普及工作,有助于营造浓厚的社会创新创造氛围,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普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方面的建设中,积极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让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近年来,科普已经日益成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国工匠进校园、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等科普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向公众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推动我国科学素质水平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应当进一步完善多方协同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打造泛在精准的信息化科普服务平台,通过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推进科幻产业发展等举措,更加丰富完善科普的内容与形式,实现科普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共同提升,以科普现代化助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青少年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对象。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也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科普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将科学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涵养正确的科学思想与探究精神,体会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培养并提高其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呼唤。

科学普及需要更多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科普是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密围绕“国之大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这一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让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更强的科技创新力量。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朱卫国:在求真求实中探索
下一篇:西北牡丹色斑形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