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科学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2023-07-24 11:33:15    经济日报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此举有利于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效率持续提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装机总容量、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电网规模等指标均稳居世界第一位,电力装备制造、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科研与标准化、系统调控运行等方面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业态体系,为服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气候变化给全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碳排放大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左右。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要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破解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关键之举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不断增加绿色电力供给的同时保障电网安全和电力价格稳定。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电力系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在功能定位、供给结构、系统形态、运行机理、调控体系等领域顺应发展形势、响应变革要求,主动转变。

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驱动”。一方面,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改革任务,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随着电力系统转型发展,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凸显。电力市场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灵活、高效、便捷互动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亟需完善,适应新能源低边际成本、高系统成本、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市场设计亟待创新,各类调节性、支撑性资源的成本疏导机制尚需健全,输配电价、上网电价、销售电价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这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健全新型电力系统体制机制。

另一方面,电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尚存短板,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大技术亟需进一步攻关突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电力科技整体水平实现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但与高水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仍有差距。比如,支撑大规模纯新能源的输电技术、适应高海拔地区的输电技术等有待突破。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创新潜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多维技术路线,推动能源电力全产业链融通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破除传统政策机制堵点,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加强电力系统全环节、多要素统筹协调管理,激发各方积极性,共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王轶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扬帆起航 在奋斗中前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