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航天新纪录,见证骨气、志气、底气

2023-06-19 10:02:14    人民网

中国新纪录!一箭41星!北京时间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6次飞行,该批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及相关技术验证。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成就举世瞩目。5月10日,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圆满成功;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圆满成功。从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主力发动机不断刷新单机试车时长新纪录,到此次一箭发射41颗卫星,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一次次逐梦太空的勇毅前行,一个个新纪录被刷新,标注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见证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实步伐,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

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不断刷新纪录,靠的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志气。50多年前,凭借着老一辈航天人的埋头苦干、发愤图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新时代新征程,从“神舟”到“天和”,从“嫦娥”到“天问”,从地月系到行星际,中国航天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融入逐梦太空的征途,推动中国航天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中国航天不断刷新纪录,离不开“突破卡脖子问题”的骨气。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中国航天从跟跑走向并跑、领跑,关键在于无数航天人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坚克难、自主创新。探索“三垂一远”测试发射、“N+1”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验证、一级半构型火箭直接入轨等创新方案;自主研制出8型飞行器和3型火箭,货运飞船货重比居世界第一;独立自主研制出“飞天”舱外航天服,让中国航天员穿着中国人自己造的“飞天战袍”漫步太空……正是从一开始便彻底丢掉幻想,坚定不移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我们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

中国航天不断刷新纪录,也在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底气。制定并稳步推进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开启实施行星探测工程,未来将在月球、行星及小行星、太阳系边际探测等领域不断深入……纵观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厚积薄发、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是鲜明底色,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托举起雄心壮志。这样的底气,源自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源自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源自于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和工业基础,源自于先进的科研试验条件和成熟的重大工程组织管理体系,也源自于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才队伍。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党的二十大围绕建设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作出重大部署。面向未来,锚定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航天必能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不断突破新纪录,为我国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沈慎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助力科技人才培养 提升“中国高铁”名片价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