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2030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2023-05-31 15:49:00    科技日报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人呼吁监管机构控制AI的发展,担心其过度发展可能导致失业潮。

快速生成电影

苹果电视台科幻剧《末日地堡》的作者豪伊预言,AI技术会发展得非常好,好到可以在一天内生成一整部电影。

豪伊表示,他接触初代AI艺术生成器已经有几年了,眼看着它们从非常粗放的模拟发展到影像写实,现在他无法把AI模拟图像与真实的摄影图像区别开来。

豪伊称,AI制作出来的电影一开始会很糟糕,但会越来越好,人们会观看它们,并被它们迷住。

《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导演乔·鲁索也预测,AI将能够在两年后制作电影。鲁索是几家AI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表示,人们可以用AI来设计故事。

改变教育部门

主攻数字媒体和设计的英国雷文伯恩大学商业和计算系主任阿贾兹·阿里博士说,AI未来能为课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从而改变教育行业。孩子们可能很快就会有自己的个性化AI导师,它们会根据学生想学习的东西定制相应的课程,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辅导。

阿里指出,目前像ChatGPT这样的AI平台已经可以为教师制定针对特定班级的课程计划。在未来10年,可能会看到AI支持的虚拟教室,它可以创造更身临其境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不过,他也强调称,AI未来可以用来补充当前的传统教学方法,而非完全取代教师。

大幅提升经济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AI可以使全球的生产总值增加15.7万亿美元,比目前提高20%。

普华永道在一项研究中表示,AI将促进更多增强型和个性化产品的出现,从而引发消费潮。

解决能源危机

OpenAI的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说,人们正在寻求逐步以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控制全球变暖,AI可能有助于到2030年解决世界能源危机。他认为AI将通过帮助开发核聚变来实现这一点。

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有望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帮助人类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去年12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核聚变实验中产生的能量多于用于驱动核聚变的激光能量,这将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宝贵见解,有助实现零碳经济目标。

获得类人智力

前谷歌工程师雷·库茨魏尔预言,到2030年,AI可以达到类人智力水平。

库茨魏尔201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2029年,AI很有可能通过有效图灵测试,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

不过,越来越多人担心,随着公司开始使用AI填补人类的职位,将有大批人失业。

预测医学问题

美国软件公司OmniInde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I专家西蒙·贝恩指出,到2030年,AI可能具备预测医学问题的能力,专业人士可以利用专门工具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医学问题。

他补充道,这个未来不应该建立在当前主流的生成式AI的基础上,因为这些技术目前只是重复内容,届时人们会打造特殊的AI工具来满足专门需求。

照顾老年群体

一家总部位于伦敦主要服务于科技创投企业的公关公司的负责人希瑟·德拉尼则预测,未来10年,AI有可能承担起照顾老年人的大部分职责。

德拉尼提到了最近出现的ElliQ智能机器人,这款外形看似台灯的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战胜孤独,助力他们跟上时代步伐。它通过学习某人的兴趣和欲望,主动向他提出问题或建议他参加可能喜欢的活动,还会提醒老年人日程安排以及何时服用药物等。

威胁人类生存

尽管大部分专家认为,AI将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但也有专家警告说,AI可能在2030年前终结人类。

美国加州伯克利机器研究所的埃利泽·尤德科夫斯基扬言到2030年1月1日,人类将被彻底消灭。他说,如果AI的智力超过人类,且产生了与人类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那么AI就有可能摧毁人类。

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和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等人也作出过这样的预测,只不过他们没有提到过2030年这个期限。霍金此前警告称,AI可能“自行起飞,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受生物进化限制的人类将难以跟上这一速度”。 (刘 霞)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看,大数据正走进美好生活
下一篇:用好5.5G数字创新“加速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