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孙燕姿成了新晋网红,引发不少人关注。所谓“AI孙燕姿”,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模型训练和后期处理,让AI用孙燕姿的声音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目前,某视频平台上与“AI孙燕姿”有关的视频已经近千条,翻唱类型包括民歌、童谣、动漫主题曲、流行歌曲等等,其中一首《发如雪》翻唱的浏览量已经超过百万。
“冷门歌手孙燕姿,热门歌手AI孙燕姿”“以后听歌要分两步:先选歌,再选歌手”……这些网友评论虽以调侃为主,但也的确让人看到了未来音乐的更多可能性。有人质疑“歌手是否会饭碗不保”?事实上,在音乐创作中,独属于人的创造性表达仍然是最重要的东西。AI歌手只能做到模仿音色,而每一位创作者都有独一无二的经历和情感。在融合生活经验、加入个人理解后,即使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也不会是“声音+曲调”简单粗暴地拼贴。因此对于人类歌手“被取代”的问题,暂时还不必太过担忧。
但需要正视的是,创作者挥洒才情的自由、未来诸多音乐可能性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技术规范化运行的基础上。放任AI歌手无序生长,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种种问题和潜在危机也会直接打击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AI要学习唱歌,就需要大量数据“投喂”,而“获取授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我国目前对此类问题的判定还不够明确,随之而来的侵权问题也就无法回避。有专家指出,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而音色本身并不构成作品,不在其保护范围内。因而,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法律提前介入发力。
目前AI歌手的制作只涉及声源歌手和翻唱对象两方,如果后续AI音乐进一步发展,让生成的作品变成糅杂多个曲目、多个作者的“缝合怪”,情况将会变得更为复杂,创作者维权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另外,声音除了是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更是个人身份的重要标识。如果不尽快在制度层面进行完善,AI的滥用还可能入侵生活领域,引发伪造声音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
以上种种已经在提醒:对AI创作进行规范管理,必要且紧迫。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包括AI歌手在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从服务商的准入,到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包括用户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而后续如何规划落地,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显然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
据报道,今年3月,同人社区LOFTER推出AI绘图功能,遭到用户的强烈抵制。尽管平台再三声明素材来自开源,依然有大量创作者流失;近日,美国好莱坞数千名影视编剧走上街头罢工,工会提出,希望片方限制人工智能的使用,例如不允许将编剧的原创作品作为素材供给AI系统进行训练、不承认AI作品的原创定义等。
绘画、写作,再到如今的音乐,AI的影响力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但越是科技浪潮滚滚而来,人类越是需要保持清醒:“人”才是作品的核心。如何妥善地使用工具,如何呵护好人的灵感和本心,如何为艺术构建良好的创作生态,这些都值得一再发问: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张尔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