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出现了一批包括移动云在内的云计算大公司,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核心技术、生态构建、行业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将影响国内云计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4月25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主办的2023移动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的一席话引发关注。
郑纬民建议,加强信创工程的支持力度、发展云计算互操作技术、激励国有企业使用公有云,助推我国云计算产业“强健筋骨”。
相关专家和负责人、企业代表也先后在会上发言。
寻趋势:人工智能占据的算力将主要由智算中心承载
算力之于数字经济有多重要,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开宗明义地表示:“算力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对数字经济会有3.5‰的贡献,对于GDP有1.8‰的推动。”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如何,单志广提供了看向未来的窗口:首先是多云策略与多云框架;其次是视频云、数据智能、AI等垂直赛道加剧了云计算市场的“内卷”;三是云计算产业进入“挤泡沫”阶段,云计算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有望取代持续多年的规模化竞争;四是基于自研芯片的硬件研发加速,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五是云原生趋势逐渐深化,中间件、应用开发的云化趋势凸显。
单志广透露,我国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目前我国智能算力需求规模增长较快,未来80%的场景都将基于人工智能,所占据的算力资源将主要由智算中心承载。”
中国移动对于云计算产业的未来也在积极谋划。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介绍,中国移动将完善资源布局、攻坚关键技术、深耕信息服务、汇聚产业合力、构建安全可信绿色低碳的发展体系,加快推进算力网络从泛在协同到融合统一再到一体内生。
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移动云全新战略规划、自研核心技术成果及未来市场关键举措,并联合启明星辰、科大讯飞、中兴通讯、中科可控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成立“移动云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产业生态联合体”。
找问题:自主可控、互操作性仍薄弱,且应用单一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在郑纬民看来,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强健筋骨”。他认为,目前我国云计算领域的自主可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服务器硬件和网络硬件方面仍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缺口,这是影响国内云计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其次,从生态构建角度来看,云计算的互操作性成为影响构建统一生态和发展创新的瓶颈。“云计算的互操作性指的是云计算生态系统中各个组件协同工作的能力。云计算的互操作性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商锁定’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供应商锁定’问题更为严重,成为影响构建云计算统一生态、阻碍云计算业务持续发展创新的瓶颈。”郑纬民说。
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看,公有云上行业应用类型单一也是突出问题。郑纬民指出,虽然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12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85.2%,但游戏、短视频、即时通信仍然是公有云上主要的行业应用。
探出路:让自主可控云技术尽快迭代形成规模
面向未来,如何助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拨云见日”?郑纬民建议,首先,要加强信创工程的支持力度,为自主可控云技术提供市场空间。“建议在政策上给予积极鼓励,采用技术研发补贴、政府采购等形式,协助自主可控云技术尽快迭代形成规模。”
其次,建议持续发展云计算互操作技术,推动云际互操作接口标准化,建立产业发展基金,解决云计算的互操作问题。要推动云际互操作接口的标准化工作,并在各类政府招投标工作中予以明确要求,引导各类厂商对于标准的支持;同时设立相关的科技计划项目和产业发展基金,对跨云互操作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引导行业给出切实可行的开源中间件解决方案。
“还要持续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国有企业使用公有云,推进建设公共科学数据云服务,丰富公有云行业应用类型,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网络。”郑纬民呼吁。
金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