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贵族式“私密科学”到建制化“公开科学”的嬗变,如今正在多主体的博弈和碰撞中,向倡导平等自治和成果共享的“开放科学”前进。变局之下,全球科技创新格局面临重塑,世界科学中心正从太平洋西岸向东岸转移,“一超多强”的全球科学中心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中国“科技强国”建设迎来重要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明确了“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值此全球科技创新格局重塑的关键时局,我们应紧紧把握全球开放科学变革契机,以自信、开放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科学创新成就,参与全球科学治理,利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和互动效应,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梦”。
开放科学:内涵、理念与全球实践进展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开放获取运动”在与随后的“开放数据”“全球开放科学治理”浪潮的交融与碰撞中,形成了现有“开放科学”框架。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开放科学建议书》中,开放科学被定义为“一个集各种运动和实践于一体的包容性架构,旨在实现人人皆可公开使用、获取和重复使用多种语言的科学知识,为了科学和社会的利益增进科学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向传统科学界以外的社会行为者开放科学知识的创造、评估和传播进程”。作为一种科学范式革新,开放科学既是对科学“开放性”这一本质属性的回归,实现了各种形式的科学知识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免费共享和自由获取;同时,开放科学也让科学从“空中阁楼”走向社会生活,服务政策制定、社会发展、公民科学意识和素养提升,强化了科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进文化繁荣的基本功能。
开放科学以“透明、开放、自由、合作、共享”为理念,倡导建立全球开放知识系统,促进知识跨越种族、地区、国家与文化的对话与流通。事实上,开放科学之所以能在全球掀起科研体制和科学交流机制变革之风,正是因为其强调科学获取与参与的平等性、公平性,即任何性别、国家、职业、社会地位的个人,均享有平等权利获取和使用科学知识,参与科学研究。因此,开放科学在缩小甚至消除知识生产、获取壁垒的同时,实现了人类平等的科学权利。开放科学理念也为原本处于科学国际传播边缘的国家、地区、群体走向世界科学舞台中央提供契机,使撼动霸权统治下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成为可能。
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3个成员国共同签署《开放科学建议书》,标志着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新阶段。欧盟各国、美国、英国、日本以及部分非洲、西亚、拉丁美洲国家等多国和地区已发布专门政策、法案、行动计划,明确支持开放科学实践。
以欧盟为例。作为“开放科学”的发起者,欧盟早在2007年便发布“第七框架计划”,总预算投入500亿欧元支持7个试点领域研究成果的开放共享。如今,在“地平线计划2020”“S计划”等一系列框架计划的有力支持下,欧盟开放科学云、OpenAIRE等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开放科学政策平台、开放出版平台、公民科学平台以及开放科学课程项目逐步成熟,可持续发展和全民普及已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开放科学惠及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在应对气候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全球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共识。如今,全球开放科学政策制度和规范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措施布设以及相关评价体系、公民科学项目设置等均已在发展和磨合中趋于成熟。这为中国开放科学发展与实践提供诸多有益经验。
中国开放科学发展现状、挑战与未来图景
中国始终是开放获取与开放科学的积极拥护者与参与者。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支持公共资金资助发表的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声明;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支持数据开放共享。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发布,指出国家要“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实践方面,2020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欧洲开放科学云”核心机构合作启动“中国科技云”建设项目,推进了“中国科技云”与国际开放科学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以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为代表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整合自有资源,建立了多个开放科学资源平台。从全局上看,中国已踏出探索开放科学实践的第一步。然而,相较国外如火如荼的行动计划与实践发展,中国开放科学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参与主体未就开放科学达成共识,极大阻碍了开放科学实践活动开展。中国的“开放科学”仍只是少部分图书情报、科技出版等领域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的“游戏”,并未真正走进中国学术共同体,走向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这主要源于当前尚未发布专门性政策明确支持开放科学,且未对“开放科学”定义、实践规范进行系统界定。在中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下,开放科学发展缺少关键推手。第二,开放科学将对中国国家安全、科研体制、评价机制等带来冲击,中国尚未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系统。开放科学对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科学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建设无疑具有关键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开放科学进入深水期,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以及新的市场竞争、科学伦理与科研评价变革等将冲击中国国家安全和科研体制机制。然而从目前来看,开放科学的风险防范问题在中国尚未受到重视与关注,相关防范体系建设缺失,这为中国开放科学实践带来隐患。第三,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源整合、共享、使用困难重重。中国现有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多停留于“存储”和“发布”层面,未触及更高阶的知识结构化处理、知识开放协议等核心内容,因而并未能真正实现对任何人的开放获取与使用。另外,现有基础设施分散于不同组织机构,缺乏标准化运行规范。这不仅导致资源浪费,且未来进行资源整合和使用时将产生诸多问题。
开放科学是中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机遇,也是让世界看到中国科学成就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契机。开放科学关乎人类社会和文明进步,因而并不只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游戏”,需要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出版单位、图书馆、科研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参与。首先,相关主体亟需就开放科学达成共识,在把握开放科学机遇的同时,共同应对开放科学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其次,相关主体需就中国使用的开放科学概念、范畴、模式和边界等关键问题进行磋商,厘清主体定位与职能,制定系统行动方案,稳步推进开放科学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并在摸索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科学实践模式,为推动全球开放科学发展,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最后,通过多方协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容量、多服务、高安全性的开放科学平台,为科学知识存储、加工、转化、展示和使用提供基础支撑。(杨柳春 王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