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钢铁年产量约为19亿吨,排放二氧化碳26亿吨。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55%,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17%-18%。2022年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钢铁行业2030年实现碳达峰。钢渣综合利用,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国家积极引导钢铁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开展绿色化升级改造,从源头减少钢渣产生,推进钢渣等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明确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钢渣分级分质利用,扩大钢渣在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应用,不断拓宽钢渣综合利用途径和规模。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国家部署研发典型工业固废在线调质改性、组分深度提取、高性能建材制备、污染协同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大幅源头减排与跨产业循环利用工程应用示范。部署“钢铁化工多产业典型固废耦合利用生态链接技术”和“钢铁冶炼难处理渣尘泥协同处理利用与生态链接技术”等项目,突破钢渣与其他固废耦合制备高值环保凝胶材料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推动钢渣风淬雾化处理、钢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焖资源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形成多元化钢渣处理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家钢铁企业,有效推动企业在钢渣综合利用方面降本增效。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选择钢渣产生集中的多个地区,建设了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联合攻关、重点项目建设、财税支持等方式,探索区域钢渣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模式。交通运输部在一些地区和项目铺筑了钢渣沥青混凝土试验路段,主要用于公路匝道、桥面等特殊点位及公路大中修工程等,对钢渣混合料的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和评估,积累工程应用经验。
在武汉某钢厂的钢渣处理中心,已经可以实现钢渣全程“不落地、不见天”,不仅有效地减轻了粉尘、废水污染,还可年加工240万吨的钢渣原料,并对35万吨钢渣进行二次深度加工。钢渣到达原料厂房后,通过上料系统进入加工线,然后在数百米长的加工线上反复振动筛分、提纯,含有金属的磁性材料被一步步筛分出来后,将全部返回钢厂。
即使是不具有“回炉”价值的钢渣矿渣尾料,也可作为高标号水泥的主要原料应用到各项工程上,既能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减少土壤修复的麻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节省了生产水泥所消耗的能源,减少了污染排放,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