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高温碳捕集与原位转化技术再获进展

2023-03-01 15:02:20    中国科学报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胡军教授和龚学庆教授团队合作,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在高温碳捕集与原位转化技术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工作成果以《镍-氧化钙双功能材料协同强化碳捕集与原位转化》为题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案,对抑制全球变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CCUS技术中,二氧化碳捕集与原位转化(iCCC)排除了CO2压缩、存储和运输等问题,因此更具成本优势。此外,iCCC技术可充分利用高温烟气的热能并吸附热能,将其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化学品或能源小分子),为实现重点碳排放工业过程的“碳中和”提供创新途径。

该论文首次阐明了碳捕集和原位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促进作用机制,为相关双功能材料界面构筑和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工作基于钙循环和甲烷干重整(CaL@DRM)耦合反应,通过氧化钙(CaO)吸附位点和镍(Ni)催化位点界面上中间物种的交互溢流作用,实现了碳酸钙与甲烷直接转化制合成气的协同反应新路径,同时有效抑制了常规甲烷干重整深度脱氢,造成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

在此协同促进机制指导下,优化合成的Ni-CaO双功能材料的碳捕集量高达12.8 mol/kg,捕集的二氧化碳转化率高达96.5%,甲烷转化率为96.0%,优于目前报道的双功能材料性能以及传统甲烷干重整催化剂效率。

该项工作提出的协同促进机制为理解复杂连串反应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功能材料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张双虎 李晨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学家提出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新策略
下一篇:耐涝薰衣草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