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2023-02-27 10:25:24    人民日报

面向未来,锚定战略目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前不久,中核集团“喊话”《流浪地球2》的一条微博引发网友关注。随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也加入“喊话”行列,纷纷亮出硬核科技。央企“国家队”致力于将科幻变为现实,背后是我国科技长足发展的硬实力。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托举起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问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使用,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高质量源头科技供给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新型核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系统掌握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战略必争领域历史性突破有力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从医药到种业,更多更好的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成果为人民健康福祉提供有力保障;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

看国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观世界,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而我国科技发展正处在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不会被迟滞甚至打断,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2.55%、再创新高;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一位……今天的中国,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面向未来,锚定战略目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创造更多发展奇迹。(周珊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学家提出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新策略
下一篇: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有望创新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