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科学家发表空气主份氮气和氧气共转化综述文章

2023-02-17 15:23:52    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空气主份氮气和氧气共转化综述性文章。该综述介绍了氮气和氧气共转化的途径以及主要技术手段,为实现低能耗、高效、直接转化空气主份生成氮氧化合物和碳氮氧有机物提供重要借鉴。

氮气和氧气占空气成分体积比的99%以上,是取之不尽的氮源和氧源。99%以上的化肥、农药和医药等都含有氮和氧两种元素。然而,氮气分子十分稳定,难以活化。目前,工业上合成氮氧化合物主要通过工业合成氨再氧化的方法,此过程需要以高纯氮气和氢气为原料,过程复杂且能耗极高。因此,氮气、氧气直接转化合成氮氧化合物,甚至通过引入碳源直接生成碳氮氧有机物极具挑战。

该文章系统地评述了当前通过热催化、等离子体转化、超声转化、光/电催化等技术手段直接转化氮气和氧气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阐述了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直接活化和转化氮气与氧气的机理、难点与挑战。

最后,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策略,包括多能耦合催化转化、引入额外分子调控反应路径、开发新型催化剂等。(孙丹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孪生技术让电网更智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