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全国两会至今不过100多天。这次到四川,是在这百余天里,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调研走过的第七个省份。
调研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
这也是理论和实践生动结合的调研示范。去年党的二十大,总书记系统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转过年来的“开年第一课”,进一步深刻阐释,并将其定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全国两会之后,日程紧、步履实,总书记每到一地,都会结合当地实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悉心指导和部署。
时时放心不下。一以贯之的牵挂里,既有锚定目标的登高望远,也有务实、精准的脚踏实地。
“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委和省政府汇报会上的这句话,指出了关键所在,正是部署不同省区市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之一。
如何理解?以这次四川调研为例,总书记讲到两组词。
一组词,前和后。
四川曾是国家的战略大后方。
抚今追昔。在今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揽全局、谋篇布局。这次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时期、新时代还是有一个大后方的概念的。”
考虑到“我们的主要家当都摆在沿海一带”,总书记未雨绸缪指出:“你们这里也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一个新的动力源。这个后方的意义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
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云南腾冲,一条“胡焕庸线”揭示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幅员辽阔的中国,既有地域空间牵引的战略纵深,也有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历史新机遇。
大后方如何撬动新动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如火如荼,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西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四川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腹地,这就是它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总书记的思考由来已久。比如去年在新疆调研。曾经,那里是“路到头、人到头”的边境。当换个角度,总书记把新疆置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看到的是广阔前景:“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
走到哪儿,习近平总书记常会将一份地图放在手边。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一个个点,高瞻远瞩看出一条线、看到一个面,也就看到了未来。
再说“大前方”的广东,那里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得风气之先。今年全国两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到了那儿。有何考量?总书记寄望他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走在前列,步子要大,也要稳。调研就是要通过这“一个窗口”,来观察“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
第二组词,分和合。
讲四川,习近平总书记不时提到重庆:“四川和重庆文化略有差异,但差异没有海派、京派那么大。川渝互补,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美美与共。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当初行政区划的‘分’、现在区域协同的‘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发展。”
合,如万千溪流汇入江海,万千星火聚而成炬。对于一个用短短几十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合的意义,在于将各地的优势潜能,汇聚成整个国家的发展势能。锻长板、补短板,百花齐放春满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各地,“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多打大算盘、算大账,指向的并非只是“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它的题中之义,也有“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先富帮后富,“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一些省区市肩负重任。
这100多天的调研路线,正是沿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有序推进。先是到大湾区,勉励粤港澳担当“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再是京津冀,期望它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之后到长三角看高质量发展,鼓励它“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些区域内,过去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有的干脆“吃不着”。重新列队的“合”,又如何实现共赢?
这次在四川,习近平总书记说到了京津冀。“京津冀一体化相得益彰,最后说谁也没有吃亏,谁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东西。”过去的北京,胡同里恨不得挤块“巴掌地”办工业。如今,一大批非首都功能疏解到河北,既破解了“大城市病”,也带动了河北发展。
“一定要从大局,从崇高理念中来考虑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地方的战略定位,生动映照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而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成为发展势能,考验的是政绩观、是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每一步都在抉择、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一次次面临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抉择里有智慧、见格局。
发展布局,是求实,还是向虚?经济大潮风起云涌,中国能否“一招鲜,吃遍天”?这些日子,总书记在调研中一再看大国重器:“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面对时代变局,国门是打开,还是关上?对“双循环”,该如何正确理解?总书记在调研中说得十分透彻:“‘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我们敞开大门,谁来与我们合作都欢迎。”
大道至简。格局之思,不仅有地理格局的深刻观察,亦有发展格局的精准判断,也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破题之策和乘势之举。
“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能更深切感知治国理政的大擘画,更清晰洞见大格局下的今日中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1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