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全国首例中国式现代化落地社区(村居)、家庭、养老(托幼)3510模式示范点投入运营以来,获得群众赞誉——

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2023-11-27 15:05:54   

如何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烟台莱山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打造让中国式现代落地社区(村居)、家庭、养老(托幼)的“3510”模式。

2023年9月16日,全国首例中国式现代化落地社区(村居)、家庭、养老(托幼)“3510”模式示范点——莱山区凤凰孝之源迎春佳苑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家庭、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在这里,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就餐、医疗、养老(托幼)、民生事项办理等一系列智能、便捷、优质服务。

何为“3510”模式?“3”是指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家庭、智慧养老三位一体;“5”是指智慧居家养老“五以”目标定位,即以弘扬孝文化起航、以人工智能赋能、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服务居家养老落地、以全国连锁定位;“10”是指智慧社区(村居)建设“十进”,即党建引领进社区、营养餐厅进社区、医疗健康进社区、老幼托管进社区、智慧居家养老进社区、智慧家庭进社区、文体娱乐进社区、便民商超进社区、就业培训进社区、公益事业进社区。

投运两个月来,在综合服务中心体验过“3510”模式带来的优质服务的居民纷纷点赞。位于综合服务中心二楼的日托中心,一些老人因身体不好、儿女要上班无人照料,白天到这里休养。“吃饭、活动都有工作人员照顾,都很认真负责。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孩子上班也不用一直惦记着我,政府这个工作做得太好了,我特别满意。”迎春佳苑居民孙阿姨说。

位于服务中心四楼的智慧健康理疗区也颇受老年人青睐,每天都有不少老年人在这里接受理疗。“我每天都来做理疗,效果非常好,睡眠好了,浑身轻松了,肠胃也舒服了。”今年72岁的社区居民周阿姨说。

临近中午,服务中心一楼的营养餐厅迎来了不少前来就餐的老人,在周边上班的不少年轻人也来到这里排队用餐。正在用餐的居民刘琳说:“这个营养餐厅就相当于社区食堂,干净又卫生,价格也挺合理的,今天中午我这顿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共17元,菜品挺多的,比外面那些店里去吃实惠多了。”

群众的满意就是一项工作最好的“成绩单”。两个月来,迎春佳苑社区在对居民的走访调研工作中了解到,居民对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家庭、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以说是“零差评”。

“为什么大家都满意?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服务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而且它的覆盖面特别广,我们居民都可以从中受益。”迎春佳苑社区负责人贺阳介绍,“3510”模式包括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家庭、智慧养老三位一体,像日托、理疗、餐厅这些服务,很大程度上是面向老年人,但其目标群体可覆盖从老年人到中年再到青少年,都可以享受到“3510”带来的“智慧”服务。

“例如,我们为社区的无业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有新生儿的家庭,可以为其提供包括月嫂在内的母婴服务;我们还在一些单元楼进行试点,在厨房、卫生间安装油烟报警器等,即将在全社区推开。总之,服务种类非常齐全,依托‘3510’模式中以人工智能赋能的代表产品‘孝百通’,将线上平台的智慧化、可视化与线下服务的标准化、亲情化相融合,链接各类服务商1.3万余家,提供社区公告、医疗保健、家政维修、母婴护理、文体娱乐、在线课堂、社区团购等18大类177项服务”,贺阳说。

“‘3510’模式包含的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家庭和智慧养老(托幼),‘智慧’体现在何处?本质上是对社区基层治理的模式创新,它整合、优化当前社区服务资源和服务方式,将传统的社区各种公共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向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服务,以科技的手段让居民的生活更便捷了,对我们的社区基层治理能力起到了提档升级的作用。”莱山区负责人介绍说,“每家每户都有老人,老人的冷暖,作为子女时刻记挂在心头。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我们通过‘3510’模式,把老人照顾好,给为人子女的群众免除后顾之忧。”

凤凰孝之源迎春佳苑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家庭、智慧养老(托幼)综合服务中心的投入运营,仅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落地社区(村居)、家庭、养老(托幼)“3510”模式落地的一个开始。据介绍,接下来,莱山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3510”模式落地社区的推广力度,争取尽早在全区全面推开,让更多居民享受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南平市建阳区:打造“书香建阳”特色品牌,弘扬全民阅读之风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