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四川分站赛在成都双流启动

2023-11-21 17:26:06   

11月17日,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四川分站赛暨2023“文脉双流”文化创意短视频拍摄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双流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封面传媒、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双流区精神文明办公室共同承办。

2023四川分站赛正式启动

征集视频更加注重国际化表达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李莉娟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大赛将更加聚焦时代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角、生动感人的事例、灵动鲜活的语言使国际社会理解、认同、读懂中国。

“我们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参与、国际化表述,鼓励更多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的外国人作为参与者、亲历者、讲述者,发挥他们作为国际传播客体和主体的双重角色优势。”李莉娟介绍,大赛将更加突出多元参与、全球传播,加强区域协同协作,努力将“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打造成为以传播新时代中国和中华文明为主题、在新媒体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品牌赛事活动。

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主题为“奋楫出发 共享未来”。据悉,此次四川分站赛将紧扣该主题,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公园城市主题,按照人物纪实类、文化传播类和生活创意类三个类别进行视频征集。作品类型主要为视频类作品,时长为1-8分钟,配有中英双语字幕更佳。

本次大赛设立特等奖1件,奖金10000元/件;一等奖3件,奖金5000元/件;二等奖10件,奖金2000元/件;三等奖10件,奖金1000元/件。四川分站赛产生的优秀作品,还将选送参加全国大赛。

2022年四川获奖作品现场展播

在新时代展现鲜活且国际化的四川形象

四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无数人向往的天府之国,也孕育着无数精彩的时代故事。自2019年四川举办分站赛的四年来,四川持续发力,催生了一大批精彩纷呈的作品,在全国赛中屡获佳绩。

四川省委外宣办(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怡介绍,这些年来,四川坚持“为我所用”统筹内外资源力量,坚持“融我无形”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坚持“以我为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对外“声量”和“分贝”显著增强,国际范、中国风、巴蜀韵充分展现。她希望,此次四川分站赛能够评选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佳作,向世界展示四川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和蓬勃发展活力,让四川声音传播得更远更亮,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四川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还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了展播。据了解,2022年,四川赛区获得了20项全国奖,包括1个优秀指导单位奖,4个优秀承办单位奖,15件作品奖。其中,《飞云之下》《“土纸镇”再生记》获得一等奖;《“鲟”路归江》《不孤独的美食家》等作品获得二等奖;《双流,见信佳》《第36只猿丁》等作品获得三等奖;《杀年猪》《锦里戏台来了个洋穆桂英》等作品获得优秀奖。

讲好中国故事四川篇章的蓬勃热情,还传到了市州。现场,眉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网信办主任朱蜀骥从一个22年前的一个小故事讲起,介绍如何让世界更爱苏东坡。他表示,作为苏东坡的故乡,眉山将继续深挖东坡文化内涵,推动东坡文化国际传播与对外交流,让更多的人成为“东坡迷”,共同来讲好东坡故事。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的更是历史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碰撞。”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筱玲在发言中讲述了带领学生观察社会、挖掘素材,以多媒介融合叙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新生力量。

在视频中打开联通世界的窗口

同步启动2023“文脉双流”文化创意短视频拍摄活动

“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全球舆论生态,也可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扩大文化影响力,其中地方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都市双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敬表示,希望能通过短视频这一传播载体,更深入、全面、立体地展示双流形象。

启动仪式上,2023“文脉双流”文化创意短视频拍摄活动也同步启动。据悉,2023“文脉双流”文化创意短视频拍摄活动将从小切口入手,在镜头中呈现双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也将展现新时代双流人鲜活而精彩的故事,彰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独特魅力,创新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表达。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莒南县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