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地处赣南山区,四面环山,全村面积仅5.72平方公里,人口3100余人,耕地1100亩。2022年初,市政协机关安排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该村,开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为让村庄焕发活力,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平台作用、智力密集优势,用好“天时、地利、人和”,从“把脉问诊”到“精准开方”,百计千方助推英雄故里振兴发展。
顺“天时”,百计为春归
在2022年初接到乡村振兴定点帮扶任务伊始,赣州市政协主要领导就明确提出“打造全省一流、全市示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乡村振兴模式”的目标定位。赣州市政协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其他领导共同抓、委员干部齐助力”的工作机制,坚持发挥领导示范作用、汇聚委员专业智慧、激发村民自身活力,将乡村振兴工作与政协履职有机衔接,引导政治协商的“口味”偏向乡村基层、民主监督的“矛头”对准涉农领域、参政议政的“镜头”聚焦群众期盼。特别是活用基层委员工作站、“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聚识平台汇民声、解民忧、暖民心。
市政协领导每月定期过问帮扶措施的落实进度、产业服务的优化情况。两年来,市政协主席带头入村调研19次,17名厅级领导人均4次到村指导,专委会和界别小组开展助农活动40余次……在此基础上,市政协机关形成“一年一变化、年年节节高”的定点帮扶三年工作计划,努力将“天时”化作助耕的和风细雨,变为靓村的桃红柳绿。
扬“地利”,千番耕耘树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市政协机关派驻在村里的第一书记宋金辉说道,“我们横竖对比后,决定在“酒香”上添“火候”、在“巷子”里下功夫,融合红色主题、民俗文化、生态休闲等元素,立起‘香而远、小而精’的‘红、古、绿’三色品牌,发展综合乡村旅游。”
——擦亮红色,赓续革命血脉。保护并激活红色遗址、英雄故居,是市政协活化利用红色资源的重要一环。通过修缮刘启耀纪念馆、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及打造启耀红培中心、绿色田园片区,形成“两馆一心一片区”核心景点,推出“两本书、一场剧、一部电影”等延伸项目,开发互动式、沉浸式红培课程,唱响“讨米革命、启耀初心”研学品牌,使睦埠村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还原古色,陈展历史风貌。睦埠村古时商旅发达,曾是赣南重要的水陆码头,两岸有36个码头之说,南来北往的文化交融使这里的古建筑融入了徽派、苏派、晋派风格。为更好保存这些历史“瑰宝”,在永祚第、墨庄、江东庙、望江亭等古迹修复上,坚持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力求重拾古村风韵,再现水岸人家。在客家祠堂旧址上打造民俗馆,图文呈现民俗物件、农耕器具、战时古物,把宁静、古朴、厚重烙印在旅客流连忘返的脚步里。
——增添绿色,植厚发展底蕴。山上种果、田里种菜,村中治脏、水里去污……市政协坚持念好“生态经”,依托县、乡、村三级“林长制”“河长制”责任体系,带领村民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绘就一幅“门楣轻枕紫燕眠,平江水暖野鸭游”的景象。利用生态保护为旅游产业植厚“绿色底蕴”,让村民端稳“旅游碗”,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睦埠村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来村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乡村休闲旅游欣欣向荣。早年丧偶的脱贫户李秀兰积极动员子女回家创业,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办起了农家乐。“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的营业额有近5万元,比之前在吉安泰和县砖厂务工时挣得还多,而且离家近,还能照顾家人。”谈到回乡创办农家乐,李秀兰的女儿刘晓香感慨有加、干劲有加,“现在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客人少的时候,我也在研究菜品、学习拍视频,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旅游、用餐,今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如今,睦埠村以‘红、古、绿’三色为主线,点缀性配建特色民宿、亲子营地、开心农场的综合乡村旅游模式已初见成效。镇党委书记娄向南介绍道:“文旅融合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百万元以上,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促“人和”,万家灯火滋味长
人勤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为让村庄发展更有人气、更具活力、更能长久,在驻村之初,市政协就靶向聚焦“老人期盼的”“家长担心的”“青年喜欢的”,推动振兴措施的“供给侧”与村民老表关注的安居、乐业、人和等这些“需求侧”一一契合,让“好钢都用在刀刃上”。
精心谋安居。在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前,市政协照单全收专家建议和村民呼声,并分类研判解决。组织技术团队持续两个多月在村蹲点调研,提出整村改造方案。加固河堤800m、改扩建村道6200m、修缮民宅220户、净化水域70亩……经过几个月的大刀阔斧“劈砍”,最终雕成今日这副村民点赞、归燕衔泥、游客打卡的和美乡村安居样板。
多措促乐业。授民以“鱼”,实行“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300亩大棚蔬菜、1500亩脐橙,扶持6000亩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300余人,人均增收8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教民会“渔”,依托新建产业基地培育乡土人才,培养了职业菜农19户、果农84户、农家乐经营主体6户……每天都有活干、家门口就能把钱挣、小幸福甜又长,老表非常乐业。
聚力树新风。市政协前期“伏笔”环境整治,实现村之变,布局富民产业,求得业之变,“渠成”之后致力推动村民思之变、人之变。多次组织镇村干部赴前沿地区访经求宝,提升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的“头雁”能力。指导帮助村级协商民主议事会熟练业务、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其在振兴发展中的把薪助火作用。创办孝老食堂,解决孤、独老人“做饭难、吃不好、没营养”问题,让“空巢”也飘饭香;开伙以来已有34名花甲、耄耋长者固定用餐,对不能来就餐的还提供送餐服务。用好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睦埠好人”“龙口好儿媳”“最美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引导村民除陋习、扬新风。思想领航催生村庄巨变,村民从原来的“没奔头”“等靠要”到如今越干越觉劲头足、越活越觉滋味长。
“我现在是既累又不累。说累,是身体累,村里工作走上正轨、步入‘快车道’,要忙的事很多。说不累,是心里不累了,不用再为‘没米下锅’烦恼,村里老少看到我也都是笑着喊书记了。”村支书刘云“痛并快乐着”。
屹立村口的千年古榕树,阅尽了睦埠村昔日兴衰,也见证着今朝的“沧海桑田”。在市政协的帮扶下,今日之睦埠,村庄环境更整洁了、产业发展更有劲了、文明乡风更浓郁了,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薪火相传先辈精神,让英雄故里开出‘幸福花’,是我们致敬英雄、回报英雄的应有之义,也是新长征再出发、接续奋斗开新篇的奋楫扬帆。”(政协江西省赣州市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