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四川南江县:“四聚模式”破解撤并村治理困境

2023-10-27 16:12:21   

南江县原有行政村516个,村建制调整后行政村309个,其中属撤并村的有170个。面临撤并村融合难、服务难、发展难等治理困境,南江县用好党建这把金钥匙,实现撤并村事合、人合、心合。

党建引领聚力

一是选好村级头雁。按照村级初审、镇级预审、县级联审步骤,对提名人选逐一“过筛子”,换届后撤并村“两委”班子成员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占43%,致富带头人占72.1%,平均年龄降低0.5岁,大专、本科文化较上届分别增长5.3%、6.5%,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

二是用好村级阵地。在“四个不撤”基础上,保留原行政村的服务功能,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207个,与村级活动阵地实现信息共享,“双向”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同时,筹集资金280万元对74个活动阵地实施改造,设置办公便民、志愿服务、老人妇女儿童活动等场所156个,增强撤并村的辐射能力和服务半径。

三是育好村级组织。引导撤并村群团组织,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锣鼓队、舞蹈队、书法协会、老年协会等民间组织,积极整合,互相融合,壮大队伍,实行群团活动共同参与、节目合排合演、共娱共乐,促进群众深度融合。目前,共融合各类组织93个。

保障民生聚能

一是设施短板村村补。聚焦撤并村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通撤并村之间的“连心路”“连心渠”“连心桥”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厕所、垃圾池等公共设施,实现无缝对接。目前,共修建连心路33条160.3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77.1公里。

二是为民服务时时办。将党组织关系接转、就业登记、妇女儿童维权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32项服务事项权利下放至撤并村,同步建立“群众下单—支部派单—红色轻骑队员接单—群众点评”“三单一评”代办服务机制,出台《红色轻骑队八条管理措施》,组建210支红色轻骑队收集群众代办事项1.1万余条,代办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三是弱势群众户户访。撤并村党组织对全村特殊困难群体登记造册,建立帮办代办服务队伍150支,实行“一对一帮”“一对一代”“一对一督”特色服务,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让特殊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行政村撤并后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治融合聚智。

一是自治管日常。修订撤并村村规民约,同时利用墙体画、宣传栏等形式,把村规民约打造成“村中景观”,使群众时时刻刻接受学习熏陶;建立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红色议事堂”98个,围绕土地流转、矛盾化解等参事议事,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920余件,实现“村事民议、村事民治”。

二是法治促和谐。以村综治中心为依托,构建“联户长+巡逻服务队+网格党员”的治安维稳网格,实现人在网中走、安全有保障;创新法律服务“敲门”行动,建立“一周一联系、一月一入村”跟踪服务机制,利用法治微信群,邀请司法人员进群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2500余次。

三是德治淳民风。以道德银行为载体,创新“道德积分+诚信档案”积分管理机制,建立8000余户专档,按照“一季度一评比,半年一兑现,一年一表彰”开展道德评比,对正面典型表彰奖励,对反面典型批评教育,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和动能。

创新载体聚心

一是主题党日搭桥。每月25日组织党员参加主题党日,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讨论决策,教育引导党员强化大局观念,为撤并村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目前,累计讨论决定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600余个。

二是技术培训牵线。围绕撤并村主导产业,组织骨干党员、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开展产业技术交流2500余次;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向党员群众开展种养殖技术讲座160余次,促进撤并村党员群众相互沟通,相互融合。

三是文化活动做媒。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撤并村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广泛开展“寻找手艺传承人”“歌舞比赛”“幸福邻里情”等群众性文化活动310余次,参与群众5.1万余人,让干部群众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撤并村党员群众的情感认同。(中共南江县委组织部 刘艳丽)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做强生态警务,防范比打击更重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