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政协创新探索“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选题、审题、定题、议题、答题“五步”工作法。今年以来,南江县政协开展大小协商活动35场次,市县政协委员参与18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2条,解决困难问题26个,进一步助力了民生民利改善,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步,坚持委员主体,沉入基层,调研“选题”重民意。政协搭平台,委员当主角。政协委员是开展“有事来协商”工作的主体,为充分激发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294名市县政协委员分别联系414个村(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深入开展委员“五进”活动,广泛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反映民愿。调研选题上,坚持群众身边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坚持“大民生、小切口、能见效”的原则。自该平台启动建设以来,全县政协委员持续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工厂企业、机关校园、宗教寺庙场所开展实地调研,实现委员向一线下沉、选题向民意聚焦。
第二步,坚持工委搭台,梳理汇总,党委“审题”把方向。为全面有效推进“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在县委的高度重视推动下,全县32个乡镇(街道)均成立政协工作委员会,各乡镇(街道)配备兼职工作人员5-8人,政协工委主任由一名党委委员兼任。同时,各乡镇(街道)成立“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议事委员会。政协乡镇(街道)工委担当工作主责,对政协委员收集的协商议题进行初步研判,汇总梳理,围绕基层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饮用水管护、物业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筛选确定协商议题,避免把个人矛盾纠纷化解、项目资金争取等纳入议题。政协乡镇(街道)工委召开会议,对政协委员所提议题进行讨论甄别,将形成的协商议题上报同级党委会会议酝酿审定,听取党委委员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同级党委在选题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步,坚持政协指导,部门参与,会商“定题”明边界。县政协建立专门“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专家库,将各行业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政协委员纳入专家库成员。县政协作为“有事来协商”工作指导机构,对政协乡镇(街道)工委所提交的协商议题再次审核把关,根据协商议题内容,邀请“专家库”相关成员和议题涉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开展深入调研,确保无调研不定题。实地调研走访后,召开议题研判会商专题会,对议题相关事项逐一分析研判,并就政协委员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进行研判,确保议题解决初步方案的可行性、操作性,为协商议事会顺利有序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步,坚持群众参与,民主协商,现场“议题”话良策。政协乡镇(街道)工委将拟定的协商议事会方案在经过同级党委批准后,报县政协备案,五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邀请驻南市政协委员和联系乡镇县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乡贤代表、“专家库”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现场协商议事会。各方代表围坐成同心圆,民主协商交流,共商解决良方。现场协商会议由政协乡镇工委主任主持,政协委员代表介绍前期走访调研情况,提出对问题处理的建议意见,群众代表充分表达诉求和心声,参会部门负责人现场逐一作出回应,并宣讲相关政策,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通过现场沟通、协商对话,以此打开心结、理顺情绪,凝聚共识、推动发展。
第五步,坚持多方配合,协作共进,高效“答题”促转化。协商议事会最终落脚点是有效转化协商成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每次现场协商议事会后,政协乡镇(街道)工委根据议事会现场形成的一致意见,迅速梳理协商成果转化责任清单,以工作提示函、协商纪要等形式转交议题涉及相关部门(单位)办理,实现从“会上答复”到“会后办理”的转变。办理结果将在涉及乡(镇)或村(社区)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县政协将对议题涉及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工作进展情况、成果转化落实情况如实收集、汇总整理,作为年终目标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作者系南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