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广西现代设施农业成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庞革平    2023-10-09 10:35:52    人民周刊网

近年来,广西立足“畜渔蔬果蚕菌”等优势特色资源,统筹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大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到2022年底,广西全区畜渔蔬果蚕菌等设施农业产值2200多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2%,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介绍,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当前,广西的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和产能持续扩大。到2022年底,广西设施种植业实现快速发展,设施蔬菜面积达61.3万亩,较上一年度增长28.3万亩;设施园林水果发展到820万亩,占广西全区水果种植面积的39%,产值达到530亿元,推动水果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1位。设施畜牧稳步提升,广西全区畜禽设施规模化养殖比重为62.5%,家畜设施规模养殖出栏约2300万头,家禽设施规模养殖出栏约6.40亿羽,设施畜牧业总产值940亿元。设施渔业优势明显,建成陆基循环水养殖圆形池89万平方米、拱棚小池塘3.5万亩、重力式深水网箱(标准箱)675万立方米,设施渔业产量200万吨,占广西全区渔业产量的62.8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产值590亿元。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容达1082万立方米,仓储能力达216.4万吨;谷物(粮食)烘干机2766台,水稻产地烘干能力达32%,年集中供秧能力258万亩(占全年种植早稻、晚稻共2400万亩的10.75%)。

近年来,广西设施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不断迭代升级,设施水平加快迈向现代化。设施种植业方面,设施蔬菜棚型由过去小拱棚、简易棚(遮阳棚、避雨棚等)逐步向钢架大棚、连栋钢架大棚、智能温室等发展,多种类型并存;栽培技术由最初的简易设施技术,向水肥一体化、设施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提升。设施畜牧业方面,从传统栏舍养殖,向多层楼房、多层笼舍等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养殖发展。设施渔业方面,从传统池塘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向标准化池塘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等多种模式升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方面,从以前的能力不足,到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过程中,广西探索创新、集成推广了一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如蔬菜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反季节栽培等提质增效技术,实现特色蔬菜周年供应;推广以“三避”(避雨、避寒、避晒)为中心的水果防灾设施和技术,年均减少损失50万吨以上;大面积推广火龙果补光技术,亩产量增加600斤,产值增加15%以上;扬翔公司首创的“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成果被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价为“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新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列入2021年全国农业十大引领性技术;创新形成集约化叠框式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地面育、自动化上蔟等桑蚕生产实用技术,全区专业化小蚕共育率达88.95%、方格簇应用率达84.16%。

广西各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为农业增产提质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支撑。如贺州市平桂区通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增加设施农业1万多亩、产值2亿多元,同时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自主经营等方面的联农带农,务工家庭户年均增加工资性收入约3万元,直接带动30个村年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北海市大棚设施农业亩均产值超3万元、纯收入1.5万元以上,为传统露天种植模式的7—15倍;来宾市陆基圆池集约化循环水养殖实现单位面积增产15倍。此外,通过积极开展农产品数字化产地仓等商品化处理设备设施配套建设,广西全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提高了15%以上,有效提升鲜活农产品平均溢价收益25%左右。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五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将于10月下旬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