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动态跟踪难、教育方式难适应等难题,近年来,张家场乡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起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管理、教育、服务的“云”桥梁。该乡在制度上坚持打造流动党员“三张网”,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有力破解流动党员联系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真正让流动党员群体“外出流动不流失、教育管理不断网”。
织密“关系网”,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张家场乡常态化开展地毯式摸排,全面掌握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逐人登记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数量、流向和分布情况,全乡85名流动党员入库管理。建立“党支部—在村党员—流动党员”结对机制,一方面由党支部联系流动党员,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加强联系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借助“雁归工程”,积极回引有能力、有资源的流动党员回乡任职。截至2023年8月,已有7名流动党员担任村两委干部。同时借助节日假期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人,帮助流动党员家属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当好流动党员的“娘家人”。
织密“教育网”,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张家场乡精准施策,紧密联系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流动党员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分众化、差异化、本土化匹配培训内容,做到“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防止“一锅煮”“一刀切”“大水漫灌”;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培训,充分调动流动党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交流微信群,把党组织学习内容、村集体重大事务、党费收缴、重要组织活动等内容传达给外出流动党员,让流动党员及时掌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地方政策和家乡发展状况。通过微信群,定期发送红色教育视频、家乡故事等学习内容,引导流动党员开展线上讨论,利用零碎时间学习交流。该乡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则,鼓励流动党员到所在社区党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学习教育,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
织密“管理网”,确保党员流动不“流责”。张家场乡将流动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定期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听取流动党员党组织党建工作相关意见和建议,鼓励流动党员交流创业致富经验,积极引导流动党员传播家乡“好声音”,吸引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回流,真正让党员流动不流失、作用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