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新时代,新赛道,竹溪县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童华山    2023-08-22 14:49:10   

湖北省竹溪县地处秦巴腹地,有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长久以来受交通环境制约影响,发展滞后,2020年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至此,竹溪县从真正意义上再出发迈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赛道。

近年来,竹溪县在整合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努力开拓“文旅+研学+美食”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研学、历史文化研究活动与乡村振兴+美食、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开辟独具秦巴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赛道。

以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基地为引领,竹溪县统筹产业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水环境治理、厕所革命等项目,如今的竹溪县全县15个乡镇真正做到了一镇一业一景,一村一品。在竹溪县的各个村庄,一幅幅美丽村景映入眼帘,宽阔平坦的村组干道,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楼宇,娇艳欲滴的红花绿叶,一砖一瓦皆显乡韵,草木田溪处处是风景,让人在美好环境中真切感受到竹溪县党委政府领导人民共同缔造的幸福生活。

以文创激活乡土,为乡村振兴“提速”。如何让源远流长的秦风楚韵焕发时代的生机,让泱泱的千年楚韵文脉吟诵流芳?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年来,竹溪县对该县县域的楚长城资源调查做了大量工作,绘制《关垭秦楚长城复原图》《竹溪境内秦楚长城遗址图》,为楚长城保护奠定了基础。并且实施保护修缮工作,创排大型情景剧《望和平·楚长城》,编印《关垭》《竹溪词典》系列地域文化丛书。该县把蒋家堰镇关垭子村纳入“共同缔造”试点村进行建设,按照楚长城风格打造鄂陕文旅民宿一条街,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双向互动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脉络流传,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发掘历史和人文内涵,推出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和观众前来体验和学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时代的赛道中,竹溪县在富饶的生态中找到了答案。全域旅游推进让竹溪的文脉、建筑、艺术向全国乃至世界散发着浓郁的秦风楚韵,随在桃花岛夯土小镇的声名鹊起和肖家边中国第一家电影小村的落成。据介绍,竹溪县正构建起以十八里长峡生态康养中心、偏头山生态旅游中心、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泉溪镇旅游集散中心,城景融合综合旅游轴、生态观光康养旅游轴的“四心两轴”风景格局,以秦巴山脉生态屏障,堵河生态廊道、泉河生态廊道的“一屏两廊”生态格局。竹溪县依托生态绿色资源,以“诗意田园、自然和谐”的理念迈上时代的新赛道,充分发挥好该地独具特色的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生态美学价值向世界打开了一个朝气蓬勃的诗意竹溪。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3第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圆满收官
下一篇:“三个动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