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绥棱分局:

多点发力推动全警实战大练兵取得扎实成效

2023-07-25 17:07:54   

为持续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今年以来,绥棱分局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坚持“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和“实战实用实效”的练兵原则,积极构建“学、练、战、考”一体化实战练兵工作格局,坚持全员练兵、全面练兵,不断完善训练机制,创新训练模式,强化训练保障,做实做精、做优做强警务实战训练,有力提升了广大民警实战本领和履职能力。

 

 

以“学”筑基础,强化练兵根基

聚焦教育训练工作年度安排计划,绥棱分局针对全局民警能力薄弱环节,划定学习范围、创新学习载体,全面提升广大干警素质能力。

一是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开展“公安大讲堂”、技能培训、专题授课、观看演示片等形式,采取“边模拟、边讲解”的教学方式,全面开展法律法规、警务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培训14次,在强化民警理论基础的同时,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丰富学习内容。把基层理论法规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练兵主要学习内容,在做好基础学习的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急救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3次,进一步激发全警练兵激情,补齐能力短板,切实提升实战能力。

三是创新学习载体。按照警种划分,根据岗位实际,结合实战需要,开展警情处置、路面执勤、纠纷化解等“微课程”送教8次,确保公共科目齐头并进,专业科目术业专攻,切实达到以学促训、以学增能的效果。

以“练”促提升,精化练兵效能

坚持“以练促战,技能强警”理念,将体能基础、警务实战技能练兵作为侧重点,强体能,练技能,提素质。

一是围绕实战练。以岗位工作为平台,以日常警情为重点,每日开展体能、队列、警体操、擒敌拳、警械使用等警务实战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大练兵与公安实际工作相吻合、相适应,有力地推动了民警实战化训练的步伐。

二是因地制宜练。结合队伍实际情况,抽调8名优秀民警担任练兵教官,将全局参训民警按照年龄、警龄分为三个层次同步开展训练,并围绕“七一”等节点,组织开展集中拉练,顶风冒雨重走抗联路、现场“沉浸式”讲授专题党课等活动,在砥砺坚毅品质的同时,淬炼出过硬本领,铸牢忠诚警魂。

三是突出重点练。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练兵内容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聚焦岗位工作实际,开展武力等级判定、单兵技能合成训练、模拟警情处置训练等实战科目训练 12次,切实将训练和执法过程紧密结合,让训练为执法执勤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以“战”强能力,硬化练兵本领

聚焦基层实战需求,突出实战练兵目的性,以练为战、以战促训,实现常态化、专业化、实效化大练兵。

一是实弹射击强技能。组织开展实弹射击训练,全局80余名民警参训,以“54式”手枪为主要枪支,严格遵守验枪、装弹、上膛、射击、退弹等操作流程,动作标准规范,有效提升了参训民警的警务实战能力和实战心理素质。

二是聚焦实战练精兵。针对林区实际,根据“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相继组织开展防汛救援、舆情处置、反恐处突等专项演练3次,进一步加强不同警种、部门间协同配合,切实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战训结合保安全。组织全局45周岁以上男民警、40周岁以上女民警分为4个巡逻组每日在辖区开展武装巡逻,就近处置求助、纠纷等警情,并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在全局范围内开展集中夜查3次,切实拧紧“安全阀”、筑牢“安全线”,真正实现了“以训促战、战训合一”。

以“考”见成效,固化练兵成果

围绕政治理论、综合体技能、警情处置等内容,由教官组对全体参训民警进行考核,全面检验练兵成效。

一是全程督导增动力。纪检、督察部门实行日点名制度,对民警参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练兵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严明训练纪律,激励队伍士气,确保练兵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基础测试验能力。采取“理论+实践”双重考核模式,对全局160余名参训民警队列、体能、警体操、擒敌拳等基础能力展开测试,并进行全局排名,在检验学习成果的同时,切实达到以考促学的良好效果。

三是技能考核添实力。围绕实战大练兵考核标准,依据实战技能考核内容,采取现场考核方式对参训民警武力等级判定等实战科目进行考核;同时将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综合排序,强化成果运用,作为民警年终考核、立功受奖等事宜的参照载体,在全局范围内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练兵氛围,推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绥棱分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快速侦破盗窃案 暖心服务赢赞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